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迈向“实质法治”——历史进程中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

发布时间:2018-11-09 14:29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两个目标、五大体系、六大任务,完整描绘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蓝图。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上的一次飞跃。通过历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可以清晰看出,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念上,先是强调党权高于一切,忽视法治,重视人治。"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法制"建设,重视立法工作,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仍停留在"形式法治"层面。十八届四中全会则是治国理念的又一次转型,是中国共产党法治观的质变,寄希望于从"形式法治"迈向"实质法治"。
[Abstract]:The "decision on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ruling of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adopted by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uts forward two goals, five major systems, and six major tasks, and gives a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strategic blueprint for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rule of law in an all-round way." This i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the concept of a leap. Through the political reports of previous party congresses, it can be clearly seen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irst stressed the primacy of party power over all, ignored the rule of law, and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rule of man in the concept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 After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was started, and the legislative work was attached importance to, and the socialist legal system was basically formed, but it remained at the level of "formal rule of law".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is another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 qualitative change of the views of the CPC on the rule of law, and hopes to move from the "formal rule of law" to the "substantive rule of law".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220;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志刚;;立法缺位状态下的基本权利[J];法学评论;2011年06期

2 王礼明;刘海年;罗耀培;;法制与法治[J];学习与探索;1979年05期

3 凌斌;;当代中国法治实践中的“法民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刘长林,李云飞;试析陈独秀的“以科学代宗教”思想[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3 李鹏涛;王泽壮;;革命的“病理学”——布林顿对“革命”的开拓性研究及其影响[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4 高佳琦;;浅谈新闻学规范的依据和途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5 鲍超;刘爱平;;法国大革命与陈独秀早期思想——兼论第三种革命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6 武夷樵;;从中国乌托邦到空想社会主义——西欧现代性成长中的乌托邦转型[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强世功;;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新传统[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8 何远琼;;示范合同的制度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9 凌斌;;现代性危机与政治实践:托克维尔的历史救赎[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魏建国;;普遍信任:法制现代化的深层内驱力[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增刚;;国际关系的双层博弈框架: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刘业进;莫志宏;;从集中控制到框架条件管理——城市规划的演化理论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3 何军;;有效性:共产党执政体系的治理绩效基础[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4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5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肖瑛;;构建总体性的友好社会——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7 刘志广;;财政制度变革与现代国家的构建——关于国家治理模式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8 刘泓;;当代西方民族主义主要理论观点解读[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李绥州;;推进行政改革的技术路径:以ISO质量管理体系为例[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平原;;董必武等领导的华北根据地《民法典》起草情况初探[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永华;现代自由的谱系:从卢梭、黑格尔到马克思[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7 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罗阳;经济危机、社会动员与政治稳定[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张喜梅;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秦玉娈;中国国民税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莹;私力救济的法经济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文竹;明朝中后期的商业走向及其策略变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辛帅;习惯权利视角的生态补偿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石成松;论1789年前后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的历史演变[D];湘潭大学;2010年

7 卫钰;康雍时期云南铜矿业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黄杰;浅析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D];江南大学;2010年

9 张永亮;复数的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翟正国;转型时期中国国家自主性问题探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骐;形式规则与价值判断的双重变奏——法律推理方法的初步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2 胡玉鸿;西方三大法学流派方法论检讨[J];比较法研究;2005年02期

3 刘星;法律解释中的大众话语与精英话语——法律现代性引出的一个问题[J];比较法研究;1998年01期

4 刘志刚;;公序良俗与基本权利[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5 张骐;法律实施的概念、评价标准及影响因素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赵立新;;日本的“立法不作为”与违宪审查[J];法律文化研究;2007年00期

7 郭道晖;;论立法无序现象及其对策[J];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年05期

8 梁晓俭,宫燕明;哈特法律规则说的解释学研究[J];法学;2003年03期

9 沈启帆;徐向华;;论立法多数决制——一个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J];法学;2005年12期

10 周晓虹;理想类型与经典社会学的分析范式[J];江海学刊;200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 陈忠林;[N];经济观察报;2008年

2 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 张千帆;[N];经济观察报;2008年

3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何兵;[N];经济观察报;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秀莲;浅谈依法治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姜宪明;依法治国的认知及其走向[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娜仁图雅;论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及现实价值[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苏宏峰;依法治国—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必由之路[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张英忠;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江启疆;执政党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论要[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7 佟吉清,胡水君;论邓小平依法治国理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3期

8 矫波;依法治国──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J];河北法学;2000年04期

9 周斌;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10 王雅洁;略论依法治国[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邰建民;;依法治国及相关问题的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邰建民;;依法治国及相关问题的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农优勇;;浅谈科学发展观与依法治国的关系[A];“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马霄;方宏伟;;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中国特色法治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卢秉天;;浅谈依法普查[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6 翁里;田冬;;论董必武守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7 张明学;;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党治理国家的必然要求[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翔;论依法治国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建陵;法治与依法治国的本质及其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小燕;试论依法治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11年

3 程晓丽;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何海荣;宪政视域下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的良性互动[D];苏州大学;2010年

5 董安全;党的十五大以来依法治国思想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6 田新生;试论依法治国的若干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王克诚;论邓小平对依法治国的杰出贡献[D];郑州大学;2000年

8 郑家为;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9 宋春伟;论依法治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范慧;论邓小平的依法治国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20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320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9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