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票据行为二阶段说释评与重构
[Abstract]:In all kinds of theory schools of bill theory, the two-stage theory of bill behavior is mainly advocated by Japanese scholars. The two-stage theory of bill behavior has become a very influential theory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it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maintaining the security of negotiable instrument circulation,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heory. By analyzing the viewpoint of the two-stage theory of bill behavior in Japan, it is proved that the transfer of rights also exists in the acceptance and guarantee of bills, and it is advocated to carry out the two-stage theory thoroughly.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沈阳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票据行为无因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31.3;DD912.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冰玲;;浅析学习票据法的意义[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2 王永亮;李菁;;涉票据不当得利案件的审理难点剖析[J];人民司法;2010年22期
3 池骋;;从比较法的视角看我国票据立法的无因性原则[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4 杜菲菲;马鹏飞;;对我国《票据法》中“票据抗辩”的解读[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5 闻丽英;;论票据伪造的法律效力[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陈霞;;小议我国公示催告程序的实务缺陷及完善[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7 邹洪萍;;浅谈空白票据补记权[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8 李梦娇;戴然;李燕;;试论空白票据补充权滥用后对善意持票人的保护[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9 王登山;;如何处理发包人恶意拒付门窗分包款支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1年07期
10 王潇;;不当得利返还中票据关系与基础关系的联结——以上海融高公司不当得利纠纷案为切入点[J];学理论;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爽;;论“公示催告期间,转让票据权利的行为无效”有失公平[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耀;;论票据背书的法律问题[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3 王小能;郭瑜;;商法独立性初探——从票据法与海商法的角度[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4 董翠香;;票据法修正之基本思路[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5 董敏;;票据抗辩权探微[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吴京辉;;从现实世界走向虚拟世界——修改我国《票据法》的新思路[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7 梁鹏;;票据法期后背书制度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8 吴海燕;;票据伪造风险负担规则的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9 李有星;郭晓梅;;商事交易安全的反思——兼论“商事通则”的任务[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10 高健;;论空白票据法律制度[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建明;票据抗辩的行使与方式[N];江苏经济报;2003年
2 刘新兵(北京市经纬律师事务所);票据抗辩的事由[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3 游文丽;关注《票据法律制度》的重点[N];中国财经报;2008年
4 郑刚;票据抗辩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1年
5 邵钧;票据抗辩的涵义和必要性[N];江苏经济报;2005年
6 陈祥;汇票取得非善意 票据权利归原主[N];江苏法制报;2007年
7 谢琳 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浅谈失票公示催告程序对正当票据权利人的影响[N];法治快报;2010年
8 ;“知晓”恶意取得 是否享有票据权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4年
9 文/沈惠霞 杜云飞;票据权利的行使与保全[N];金融时报;2001年
10 陈祥;张家港宣判票据追索权案[N];人民法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董惠江;票据抗辩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郑宇;票据抗辩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贾海洋;票据行为无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贾和平;涉外票据法律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叶永禄;票据诉讼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高振勇;票据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7 金锦花;票据上意思表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王卓;德国票据无因性理论流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霍昶旭;票据法利益返还请求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海斌;票据诉讼举证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琰;票据权利特殊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姬志茹;票据转让背书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刘彻;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邵先进;票据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6 柯春欣;跟单信用证下汇票法律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丛健;票据抗辩之比较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刘海英;论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倩;我国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谭丹;论票据抗辩[D];湖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35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335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