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唐代奴仆告主现象考论

发布时间:2019-01-07 21:21
【摘要】:唐代传世文献关于告主奴仆具体身份之描述扑朔迷离,且多有彰显奴仆"家人"身份之旨趣。告主家奴、家僮、役人、从人等称谓互通的特殊现象,是唐代家庭结构深刻变化与贱民地位相对提高的真实反映,而这种变化在法律制度层面之重要表达路径,即为奴仆容隐其主原则的确立。
[Abstract]:The description of the specific identity of the servant in Tang Dynasty is confusing, and it has the purport of highlighting the "family" identity of the slave. The special phenomenon of interchanging the appellations of suitors, servants and servants is the true reflection of the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family structure and the relative improvement of the untouchability status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is kind of change is an important expression path in the legal system. That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ster principle of the slave.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CFX007):“唐代刑事诉讼惯例研究”
【分类号】:D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郑定,闵冬芳;“良贱之别”与社会演进——略论唐宋明清时期的贱民及其法律地位的演变[J];金陵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李天石;从睡虎地秦简看秦朝奴隶与唐代奴婢的异同[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颂;乾嘉文言小说作者阅读视野与作品故事来源(续)[J];蒲松龄研究;2003年02期

2 张文澍;蒲松龄远祖蒲鲁浑与蒲居仁小考[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3 刘伟;试论《任氏传》狐意象的基本特征[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4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秦川;论古代小说中佛、道“劝惩教化”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沈晋贤;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医书巫祝用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海涛;;元明之际淮北地区的社会变迁[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建嵘;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3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王扬;宋代女性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音正权;刑法变迁中的法律家(1902--1935)[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谢丽;绿洲农业开发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嬗变[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8 何宏波;先秦玉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9 傅绍良;唐代谏官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穆渭生;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远;雍正用人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俊;初盛唐七言律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晓顺;龚鼎孳贰臣心态与诗歌创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4 鲍远航;论杜甫的政治改良思想[D];河北大学;2001年

5 曹丽华;从死刑的历史沿革论中国死刑的发展趋势[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陈志红;清代典权制度初步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李金明;防卫限度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王海燕;中晚唐时期司法制度之变化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高仁宝;唐朝违法审判责任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1年

10 陈雷;清代狱政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闫晓君;;张家山汉简《告律》考论[J];法学研究;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红伟;;唐代两税法的规范主义分析[J];中州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马晨光;;唐代刑事诉讼立案过程探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况腊生;张胜辉;;唐律中关防制度考析[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赵伟刚;;浅析唐代复仇与礼法的矛盾冲突[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张欣;;中国法制与国之福祉的联系——从唐代的官吏制度浅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6 黄开军;;故杀重判略析——以《唐律疏议》为中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崔兰琴;;中国古代法上的和离[J];法学研究;2010年05期

8 闵冬芳;;唐律“夜无故入人家”条源流考[J];法学研究;2010年06期

9 张玉梅;;浅论罗马法与《唐律疏议》中婚姻成立的要件之比较[J];考试周刊;2011年50期

10 杜宁;;《唐律疏议》法制词汇的运用[J];法律语言学说;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夏婷婷;唐代拟制判决中的法律发现[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均海;唐代家庭犯罪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2 宋玉成;唐代保辜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魏栋培;唐代食实封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王园园;保辜制度特性分析及现代影响[D];烟台大学;2009年

5 刘海涛;辽代死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晓燕;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唐代赦免制度[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毅;唐代地方司法僚佐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8 张鸿浩;唐代“敬老”法律制度透析[D];烟台大学;2011年

9 卢志攀;唐代军事法律的前后变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孟宪政;唐代慎刑论[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04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404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4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