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相邻关系法的历史解读
[Abstract]:The adjacent relationship method in China is not only rooted in the profound historical tradition, but also ha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Historically, for the purpose of social control, there is a neighborhood system, and most of the adjustment of the utilization of adjacent real estate relies on folk habits. Since modern times, some folk customs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Civil Law, which has become the direct basis for dealing with adjacent relations. In the face of complex modern real estate utilization relationship, the property Law on the one hand stipulates the main types of adjacent rel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it expands the legal source of adjacent relations by leading to norm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dealing with adjacent relations lays a foundation for coordinating the conflicts between different sources of law.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私法上的容忍义务及相邻权的行使与限度”(项目编号08BFX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9;D9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华彬;;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剥夺——基于对德国法和日本法的分析[J];法商研究;2011年06期
2 张鹏,曹诗权;相邻关系的民法调整[J];法学研究;2000年02期
3 柴荣;;中国古代先问亲邻制度考析[J];法学研究;2007年04期
4 付春杨;;司法实践中确认的权利——从清代相邻权的实例考析[J];社会科学家;2008年02期
5 陈翼;吴君明;;环境公法领域相邻关系问题解决途径探求[J];学海;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素因;;论蒲松龄的暴力与嫉妒(续)——从《聊斋志异》的妒悍妇谈起[J];蒲松龄研究;2008年03期
2 高尚;;罗马公法述略[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4 叶金强;;论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的赔偿[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5 胡开忠;;试论完善我国知识产权质权制度的若干途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6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胡玉浪;;劳动报酬优先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9 喻文莉;农地使用制度改革之探索[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孟繁超;朱彤彤;;民用航空器物权体系建构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忠权;任丽敏;杨红;;浅析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唐清利;;私权与公权界限模糊领域的司法选择[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3 康纪田;;论效率与公平在初次分配中的两度统一——以对物权法学的研究为切入口[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李胜兰;于凤瑞;;农民财产权收入的土地财产权结构新探——权利束的法经济学观点[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林国荣;;侵犯著作权的构成要件——侵犯著作权的法律问题研究之一[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8 张峰;;CISG中卖方的“货物与合同相符”义务[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9 陈德敏;杜辉;;关于《物权法》中水资源权属制度合理性的评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贾爱玲;马婵娟;周红占;;水权之界定[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朴恩惠;韩国传贳权制度研究——兼与中国典权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郑现U,
本文编号:2487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487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