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英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研究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9-05-30 10:04
【摘要】:阐述了英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的现状及利弊,强调其作为普通法系代表国家,主要利用针对特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颁布的部分单行立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完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制度提出了几点启示,以期进一步对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进程有所裨益。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egisl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emphasizes that, as the representative country of the common law system, it mainly uses some separate legislation promulgated for specific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s to protec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enlightenments on how to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proces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201208610062)
【分类号】:D956.1;DD9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龙运荣;;从意大利和英国管理模式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史浩岑;;浅析我国艺术品进出口管制的相关立法及实践[J];法制与社会;2013年25期

2 孙危;;我国文物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文物;2013年03期

3 王继远;;财产权保障与开平碉楼文化遗产之法律保护[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李彪;;文化生态保护区区域性整体保护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龙运荣;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莹;城郊型大遗址保护规划实施评价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数字[J];中国人大;2006年11期

2 姚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何光沪;;法律与爱在中国——从现代和全球的角度看[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4 庞朝骥;;许荆断案重教化[J];法制资讯;2009年12期

5 蒋安杰;;《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0——中国立法60年》隆重面世[J];法制资讯;2011年04期

6 武村臣;中国法律样式的反思与重构[J];学习与探索;1994年05期

7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化的开端[J];政法论坛;1996年05期

8 ;中国法律[J];全国新书目;1996年01期

9 成钢;加入WTO后中国法律面对的挑战──朱揽叶教授访谈录[J];探索与争鸣;2000年06期

10 何茂春;中国法律的“低谷”──有感于数起涉外赔偿案[J];中国工商;200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雅梅;;试论中国法律现代化的核心[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2 龚鹏程;;由法律看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知[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3 陈守一;;新中国法律教育事业的引路人——纪念董必武同志诞辰100周年[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4 金承光;;两种不同意义的“法律逻辑学”[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瑜青;;当代中国法律权利意识的解读——从法文化学入手的思考[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6 冯琳;;试析法学家与法律转型的关系——以沈家本个人角色与晚清法律变革为例[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7 张金才;;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盛建明;;论中西传统法律学术的差异及其成因[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9 胡云秋;庄汉;;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初探[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10 冯琳;;清末修律——中国法律现代化的第一步[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温娜;行得正 才能走得远[N];财会信报;2008年

2 周利成;民国时期一起曾影响中国法律的涉外案[N];中国档案报;2004年

3 徐丽丽 陈娜;《中国法律知识资源总库》在北京创刊[N];中华新闻报;2008年

4 李曙光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弗里德曼与中国法律的改进[N];南方周末;2006年

5 本报记者 陈小莹;娃哈哈的中国法律策略:称斯德哥尔摩仲裁无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寻找“面具戏”的真面目[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7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N];法制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沈承鹏;解决奔驰难题不能绕开中国法律[N];中国汽车报;2002年

9 北青;松下摄像机保修证是否与中国法律抵触[N];江苏经济报;2001年

10 记者 余东明 王家梁 通讯员 肖春燕 马丽;“鲁锦织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案跻身山东2009十大民商精品案[N];法制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全来;国际化与本土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晁育虎;转型中国法律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许健;汉代礼法结合综治模式的确立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王勇;法律发展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表达[D];吉林大学;2007年

5 陈广秀;中国古代刑法总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王峰;契约式谋划:关于罗尔斯万民法的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7 夏邦;晚清法制变革的历史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管伟;中国古代法律解释的学理诠释[D];山东大学;2008年

9 蔡宏伟;确定性的寻求[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叶立周;当代中国法律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安新;以法学核心范畴理论构建关涉社会公益的法律体系[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陆燕;庞德的法学思想在近代中国[D];重庆大学;2007年

3 刘岩;历史实践视角下的中国法律现代性问题[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姗萍;张之洞与中国法律的近代转型[D];河北大学;2003年

5 李绪龙;明清时期宗族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宁红玲;瞿同祖的法律史社会学方法述评[D];湘潭大学;2007年

7 范文涛;论中国法律文化主体的主体性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阮智刚;论杨鸿烈对“中华法系”的学术建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韦盈盈;中国古代法律中的家族主义辨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薛玉婷;现代化背景下中国法律的角色期待[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88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488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f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