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遭遇“中国”的变异及其修复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inking about the rule of law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framework of revolutionary thinking, which has basically been the object of criticism and contempt;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ule of law has encountered social transformation. After more than 30 years of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there has been such a pattern: after the "characteristic theory", the rule of law has become politics; in the face of the ideology of unilateral "unity theory",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law, the authority has been diluted by other social factors, and the rule of law has lost the nature of restricting power; What comes from the law from the West is the theory of deconstructing the rule of law. People lose trust in the rule of law and form the idea that the rule of law can only adapt to the society. It seems that the rule of law has not been transformed and adjusted the function of the society.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we can not only emphasize the unity of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various elements of society, but also need to delimitation between the rule of law and politics,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rule of virtue, the substantive rule of law and the method of formal rule of law, and recognize the relative independence of the law and the rule of law, so as to make the law and the rule of law play a better role in adjusting and reforming the society. Throughout the full text is "I want to tell you about the rule of law."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B820008)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金钊;;法律方法的界分及其实践技艺[J];法学;2012年09期
2 李拥军;;当代中国法律中的“政治人”影像[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3 陆宇峰;;走向“社会司法化”——一个“自创生”系统论的视角[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 顾培东;;当代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的构建[J];法学研究;2012年03期
5 胡水君;;中国法治的人文道路[J];法学研究;2012年03期
6 克里斯汀·希普诺维奇;张昌辉;施长征;;法律与意识形态[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2年01期
7 赵汀阳;;民主反对了什么?[J];领导文萃;2011年12期
8 黄蕊;;历史性的转型: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建设党——专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黄宗良教授[J];领导文萃;2011年13期
9 熊培云;;权利的逻辑[J];领导文萃;2011年13期
10 岳巍;;回归“社会管理”本质 建设真正和谐社会——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J];领导文萃;2011年2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辉;;论司法克制主义[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聂长建;李国强;;“隐藏的法律”理论——解决司法判决确定性和正确性紧张关系的路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吴世相;徐统;;祛魅与返璞:实质违法性的多维向度透视[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李辉;;司法能动主义和我国的能动司法[J];法律方法;2011年00期
5 范忠信;吴欢;;司法文化应该追求哪些基本价值[J];法律适用;2012年04期
6 潘云华;;中国司法能动的规范化构想[J];法商研究;2010年05期
7 李清伟;;司法克制抑或司法能动——兼论公共政策导向下的中国司法能动[J];法商研究;2012年03期
8 张超;;能动司法与实用主义后果论——基于“法治”理念的一个检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9 陈金钊;;法律方法的界分及其实践技艺[J];法学;2012年09期
10 陈发桂;;民权保障:基层维稳机制有序运行的逻辑起点——基于维稳与维权关系的分析框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保平;;法治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几个理论问题[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理论创新与政策设计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友连;最高人民法院公共政策创制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郑金虎;司法过程中的利益衡量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辉;论司法能动主义[D];山东大学;2010年
4 宁静波;能动司法下民事诉讼效率:时间、成本约束下的最优准确性[D];山东大学;2012年
5 王一;我国“能动司法”的本义与反思[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毛高杰;社会资本与农村纠纷解决[D];吉林大学;2012年
7 聂婴智;反垄断法法益平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薛亮;司法中的利益衡量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王群;秉持一种温和的司法克制主义[D];山东大学;2011年
4 张海洋;论法律解释的循环[D];山东大学;2011年
5 孙巍峰;网络“人肉搜索”的侵权责任及法律调整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常慧;是犯罪还是见义勇为[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孙莉;司法能动主义的法理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志敏;浅议中国民事诉讼中的司法能动性理念[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米宣霖;我国水污染犯罪判决的实证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10 赵素君;刑事审判中的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之辩[D];山西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金钊;;法律解释:克制抑或能动[J];北方法学;2010年01期
2 陈金钊;;逻辑固法:对法律逻辑作用的感悟[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3 郭为桂;;群众路线与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J];东南学术;2011年04期
4 黄辉祥;刘宁;;农村社会稳定:现存问题剖析与实现机制探求——基于制度主义的研究[J];东南学术;2011年04期
5 杨建军;;“司法能动”在中国的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江必新;;论实质法治主义背景下的司法审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伍德志;;欲拒还迎:政治与法律关系的社会系统论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8 李林;法治的理念、制度和运作[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9 马海良;孟登迎;;文化研究关键词(之四)[J];读书;2006年04期
10 侯健;实质法治、形式法治与中国的选择[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华;;西方法治理论的历史演变及其借鉴意义[J];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高鸿钧;;现代西方法治的冲突与整合[J];清华法治论衡;2000年00期
3 喻义东;;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对我国民族和谐的法律基础的考量[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2期
4 侯健;实质法治、形式法治与中国的选择[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5 陈燕;;“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研讨会实录[J];行政法论丛;2010年00期
6 江国华;;审判的社会效果寓于其法律效果之中[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泮伟江;;部门法研究对中国法理学的可贵贡献——兼谈如何理解中国法治困境[J];行政法论丛;2010年00期
8 保罗·克雷格;王东楠;;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分析框架[J];行政法论丛;2010年00期
9 王振东;;恶法亦法理论的历史寻踪及其价值[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黄文艺;;为形式法治理论辩护——兼评《法治:理念与制度》[J];政法论坛;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志强;;论法律论证(摘要)[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金钊;侯学勇;;法律关系及其逻辑模型的建构[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郭哲;;论法官在法律规范冲突中的选择适用权[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4 郑磊;;“法律学方法论”的复合结构[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解志勇;于鹏;;法律利益的界分及其冲突处理[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7 林来梵;郑磊;;关于“法律学方法论”——为了一个概念的辩说[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金承光;;新编《法律逻辑学》撰写大纲[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沈岿;;因开放、反思而合法——探索中国公法变迁的规范性基础[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10 吕存诚;;论证实践中的法律逻辑[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吴情树;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N];检察日报;2011年
2 胡玲玲;能动司法是实质法治的必然要求[N];江苏法制报;2010年
3 晏耀斌;一起奸幼案的起伏逆转[N];中国妇女报;2004年
4 记者 望田;法律让社会更和谐[N];社会科学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陈煜儒;苏州对没收“违法所得”举行听证[N];法制日报;2005年
6 陈贵民;关于法官“造法”[N];人民法院报;2002年
7 梁治平(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两种法治观[N];文汇报;2001年
8 姜明安;“协调和解”:还需完善法律依据[N];法制日报;2007年
9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 周永坤;法律方法也是法[N];检察日报;2011年
10 史笔 韦静;错误登记应撤销 信赖利益要保护[N];法制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孟林;法律自治理论的流变[D];吉林大学;2009年
2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孙光宁;可接受性:法律方法的一个分析视角[D];山东大学;2010年
4 沈仲衡;价值衡量法律思维方法论[D];吉林大学;2005年
5 刘成安;论裁判规则[D];山东大学;2009年
6 武飞;法律解释:服从抑或创造[D];山东大学;2006年
7 朱良好;法律适用类型归属技术范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胡君;原则裁判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周峗;“应当”的法哲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孟祥锋;法律控权论[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鹤;生产方式变革对中国法治进程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刘金诺;“法治指数”中国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3 徐鹏;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盈;法治视野下的法律方法[D];郑州大学;2010年
5 王莹;“世俗理性人”的法治[D];吉林大学;2011年
6 辛大朋;科技时代的法律信仰危机[D];西南大学;2011年
7 可欣;我国授权行政立法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拓;法律方法研究的实践面向[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松;论昂格尔的法治观[D];海南大学;2012年
10 史敬良;“李庄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00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00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