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法权哲学对自然权利论的批判与继承
[Abstract]:The theory of natural rights is a modern invention based on ancient natural law, which pays attention to the realization of subject freedom and rights, but lacks the effective clarification of its own legitimacy. Heger thus criticized the experience of natural rights based on "God's will" and the formal natural rights of "moral law of the heart", pointing out that the "absolute thing" of the former failed to run through many, but only floating names, while the latter was nothing more than empty formalism, lacking real and concrete material and without legitimacy. On the basis of sublation, Heger constructed his own vivid legal right philosophy system with free will, personality and ownership as the core categories, facing the liberation of concrete freedom and reality.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暨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G.W.F.黑格尔,程志民;论自然法的科学探讨方式[J];哲学译丛;1999年01期
2 G.W.F.黑格尔,程志民;论自然法的科学探讨方式(续)[J];哲学译丛;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其海;;蒲松龄的德性品质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3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张君平;;费希特“法权人格”思想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9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10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3 吕健;赵伟;;孟子道德自律思想及其现代启示[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4 高山奎;;论虚无主义的历史主义根基——兼论施特劳斯的海德格尔批判[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长艳;;新闻自由权利基础沉思[J];理论探索;2011年01期
2 谢新雷;;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评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陈兴良;论意志自由及其刑法意义[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3年05期
4 苗贵山;;自然法理论的嬗变与近代人权观的确立[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陈娟;;动物权利的法理思辨——兼论环境法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克服[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6 杨晓东;;自然权利与欧洲近代政治哲学的转向[J];晋阳学刊;2008年06期
7 袁刚;;论边沁的功利主义自由观[J];兰州学刊;2009年04期
8 陈正云;死者可以作为侮辱罪诽谤罪的对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06期
9 畅通;;人格的嬗变[J];公安月刊;1996年05期
10 王晓军;律师人格:不可忽略的话题[J];中国律师;199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全宏艳;叶茂林;;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曾红;杨鑫辉;;试论中国传统道德人格的现代延伸[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李大为;;文本解读中的人格转化[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卢谢峰;申继亮;;教师效能的评价结构及人格制约因素[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童辉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测量与评估[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李彦章;王正国;尹志勇;朱佩芳;;摩托车驾驶员驾驶行为、人格、交通安全态度与事故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骆鹏程;李永鑫;;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甘秀英;聂衍刚;周虹;;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应激障碍与社会支持、人格的关系研究——以5.12地震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李新秀;刘瑞利;张进辅;;家庭生活方式问卷编制及其与儿童人格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海燕;胡卫平;;学校环境、青少年人格特征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小文;男人格调衬衫[N];中国邮政报;2001年
2 剑胆;以人格的力量维护班子的团结[N];锦州日报;2007年
3 中共慈利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黄生雄;要善于调动人格的积极性[N];湖南日报;2000年
4 袁克秀;嵇怀林:铁的人格带出的一支“铁军”[N];黑龙江经济报;2006年
5 毛立辉;衣风冠韵写意人格品性[N];中国服饰报;2007年
6 朱继红;保持人格与尊严[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柳燕;传播者人格的生命力[N];中华新闻报;2005年
8 兴化市茅山镇初级中学 陆曙方;新时期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9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赵晨滨;警惕年终心理失落症[N];健康时报;2005年
10 李世琦;作品和人格一样伟大[N];深圳商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君霞;个体的存在方式及其自然权利形态[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毅;自由意志:哲学与心理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沈亚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人格自我与个体性[D];吉林大学;2004年
4 苏婉儿;宪制的伦理生命[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孙晓光;罗马法与近代民法的伦理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张锋;自然的权利[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邱春林;凡·高、徐渭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9 王旭梅;事件相关电位P300,LDAEP与气质性格量表TCI人格纬度的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10 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冬梅;我国现代理想人格的塑造[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史春梅;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陈志国;徐渭人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肖显惠;徐志摩诗歌意象与人格[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孙瑜;走向生命自由的“散步美学”[D];苏州大学;2005年
6 吴昊;中小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白浩;阉割与狂欢[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赵海楠;职业培训学员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袁慧;论王朔小说的顽主型人格[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李超;刘过人格与风格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04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0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