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律概念同政治话语相分离的思考
[Abstract]:The concept of law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ism, hierarchy and self-consistency. It is impossible for legal concepts to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political discourse, nor can they be fully connected and directly transformed into each other, but should be kept in an appropriate state of separation.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political discourse on the concept of law has obvious negative effects, which leads to theoretical confusion, conflicts within the legal system and misleading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law. The effective separation of legal concept and political discourse needs to adhere to Marxism as a guide, to look at the legal concep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w and politics, an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legal concept.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9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曾海若;;群体性事件:从政治概念到法律概念[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倪斐;;论公共利益的现代法律转向[J];政治与法律;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徐乃龙;朱弋青;;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新定位——试议公安机关引导集会游行示威[J];公安研究;2011年12期
2 柯仲甲;;关于群体性事件研究的文献综述[J];学理论;2012年14期
3 徐乃龙;朱弋青;;公安机关引导下的集会游行示威:一种减少群体性事件的新思路[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肖唐镖;;当代中国的“群体性事件”:概念、类型与性质辨析[J];人文杂志;2012年04期
5 刘伟红;;近年来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述评[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蒋悟真;;反垄断法中的公共利益及其实现[J];中外法学;2010年04期
7 孟继超;;物权法视野下土地征收之公共利益探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任彦君;;基于利益增进思想的环境刑罚构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王]\~;;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探索与启示[J];浙江学刊;201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展鹏贺;论行政许可的撤销[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张善君;论行政法上的公共利益[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翟雪;我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分权理论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4 马体国;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毛飞;危机缓和:一种前瞻性的危机管理行动[J];理论与改革;2004年01期
2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于建嵘;[N];南方日报;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虹;论法律推理中的不确定性[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4期
2 周菊兰;模糊立法语言的语义学分析[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李晨光;;浅论法的不确定性[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宋铮;;试论法律推理中的不确定性[J];文化学刊;2007年03期
5 俞世峰;;法律不确定性在法律推理中的存在理由思考——从内部溯因谈起[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6 李永红;;论法律语言与法律概念[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7期
7 沈敏荣;论法律的不确定性[J];江汉论坛;2000年10期
8 潘佳铭,彭美;哈特对法律概念命令说的批判——兼谈法律的强制性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吴丙新;;法律概念的意义流变——以传统三大法学流派为参照[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解少君;;论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开放力及其危险[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金兴;;法律概念的逻辑审思[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2 缪四平;;法律逻辑与法律概念[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3 郑玉如;;简论法经济学中的法律[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宋云红;;法律推理的过程分析[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吉祥;;民法学中若干法律概念的逻辑思考[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6 金承光;;新编《法律逻辑学》撰写大纲[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洪;;论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8 黄伟力;;略论法律逻辑学的研究视角[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何越峰;;美国计算机程序专利保护的历史演进[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10 张鹰;;论法律规范语词的不一致性[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斌;检方拘捕央视记者几个应搞清的法律概念[N];北京日报;2008年
2 河南省安阳县人民法院 平国良;审判中的法律推理[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王水明;哈特的法律概念[N];检察日报;2009年
4 陈林林;法律在于理解而不在于字义[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朱韬 汪翔宇;法律术语辨析[N];战士报;2008年
6 王旭;“住宅”背后的价值冲突与衡量[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肖建国;体系解释方法在该案审理过程中的运用[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 王庆廷;从法律构成看合法的层次性[N];人民法院报;2007年
9 王旭;何谓法学方法[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王旭;行政诉讼中的类型思维与行政不作为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丙新;法律概念的解释[D];山东大学;2005年
2 喻中;论授权规则[D];山东大学;2006年
3 王家国;作为目的性事业的法律[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晶宇;法理学全球化范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琪;争议与阐释[D];吉林大学;2009年
6 刘叶深;论法律的概念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柯岚;从“坏人—预测论”到经济分析法学[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刘岩;威廉·特维宁的一般法理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李晓辉;信息权利推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钱大军;法律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峰;法律概念的初步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2 陈荣良;法律的形式逻辑分析——法律概念与法律适用过程[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丁佳玉;论综合法学[D];重庆大学;2009年
4 丁佳源;实证主义法律概念观评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林占涛;论法律的一致性[D];河南大学;2010年
6 张中华;论语言对法律的作用及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宇;美国现代社会变革中的伟大法官——本杰明·卡多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尹宇蜜;埃利希活法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9 刘智;论法律形式主义的逻辑基础[D];河南大学;2005年
10 李虹霖;霍菲尔德权利理论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05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05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