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失信是造成信任危机的关键因素
[Abstract]:At present, the situation of social trust in China is worrying and not optimistic. Although there is no data to support it, the public's intuitive feeling is that Chinese society is currently in a crisis of trust. Mass incidents, food safety, doctor-patient disputes, political corruption and other cases continue to occur in China, and more appear in the media, trust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
【分类号】:D92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苹;;法与正义的关系[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2 ;卷首姙[J];中国法律;2011年02期
3 甄艳楠;;浅议唐代婚姻法律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4 何瑜;;法律心理学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的体现[J];改革与开放;2011年16期
5 马晓莉;;著作权法律制度与观念之互动关系论——以近代著作权法为视角[J];中国版权;2010年06期
6 袁巍;;市场机制、环境安全与法律制度[J];创新;2011年04期
7 舒畅;;浅议社会发展之法律适应[J];民营科技;2011年08期
8 安静;;论我国反腐败法律体系的缺陷以及对策[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9 崔琳;;中美两国法律文化差异之比较——以“辛普森案”与“邓玉娇案”为例[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8期
10 米良;;越南土地法律制度探析[J];河北法学;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忠军;;征信法律制度中的政府角色[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魏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制度的社会学思考[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3 孙国强;;序[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4 谢瑞平;;法律制度的行为效率研究[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潘伟杰;;习俗与法治:法律制度创新的限度[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6 高清;;绿色制造法律制度的创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7 吴宗金;彭谦;董士靖;;董必武同志民族法制思想及其实践的初步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8 鲁玲;;加强法制建设,,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制度保障[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9 陈彬;;印度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10 许中起;彭谦;;学习董必武法制思想 加强我国民族立法工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鹏远;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基础[N];白银日报;2008年
2 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 检察长 张培中;从法律制度看旧西藏的残酷与野蛮[N];检察日报;2009年
3 ;中银香港经济研究处主管谢国j:法律制度是前海发展的灵魂[N];深圳特区报;2011年
4 凤城市委党校 范嘉馥;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支撑[N];丹东日报;2009年
5 本报评论员 唐学鹏;法律制度力是日本抗震的“源头”[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6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 郭守仁;美国政府的宗教团体管理现状与法律制度基础[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西北大学法学院 刘雁冰 吴小鹏;清代新疆法律制度述略[N];光明日报;2010年
8 陈u&;法治是社会信任的黏合剂[N];法制日报;2007年
9 羽扬;法律制度背后的支撑[N];检察日报;2000年
10 童之伟;法治不同于法制[N];贵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益刚;民国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赵旭;法律制度与唐宋社会秩序[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夏扬;上海道契:法制变迁的另一种表现[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田洪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政策法律促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孟庆瑜;分配关系的法律调整[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李秀清;日耳曼法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周向阳;清代治理邪教犯罪研究(1644-1840年)[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吴真文;法律与道德的界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李强;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骐;清朝中央政府治藏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2 曲景;民工问题与法律制度的转型[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刘威;中国反性骚扰法律制度建构的后现代向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黄羽茜;美国信用消费保护法律体系的历史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沙荣珍;周代宗法制度下的法律制度[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何川;美国辅助技术法律研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素云;法律制度有效性条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万金波;美国场外证券市场法律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厦门大学;2006年
9 尹长松;弗里德曼的法律文化观[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唐榕;论法律维度下的个体自由[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07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0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