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日本区分所有建筑物修复制度的考察分析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9-07-31 11:52
【摘要】:区分所有建筑物的修复是区分所有建筑物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区分所有建筑物因地震、火灾、风灾、水灾、泥石流、煤气爆炸、飞机坠落以及机动车的冲撞等偶发性灾害导致一部分灭失所实施的修复行为。我国《物权法》对此只有简略的规定,不足以应对实际的需要。当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比较法中,日本法对此制度作了详实、完善的规定,其将区分所有建筑物一部分灭失界分为小规模一部分灭失和大规模一部分灭失,并据此规定了不同的修复程序、费用负担及权益调整的手段和方法。我国将来在修改《物权法》或制定民法典,抑或制定单行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时,应以日本法的这些经验作为立法论参考;同时在现阶段处理区分所有建筑物的修复实践中,可以日本法的经验作为解释论参考。
[Abstract]:distinguishing all buildings from one of the major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all buildings is to distinguish all buildings from the earthquake, the fire, the wind, the flood, the debris flow, the gas explosion, An even-sporadic disaster, such as the fall of an aircraft and the impact of a motor vehicle, results in the repair of a portion of the loss. China's Property Law is only a brief provision in this respect, which is not enough to deal with the actual needs. in that case of the comparative comparative law of the modern building, the Japanese law has made a detailed and perfect regulation on this system, which divide the loss of part of all the buildings into a small part of the loss and a large part of the loss, and define different repair procedures accordingly, The cost burden and the means and methods of equity adjustment. In the future, in the future, in the revision of the Property Law> or the enactment of the Civil Code, 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ingle-line building to distinguish the ownership method, the experience of the Japanese law should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legislative theor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resent stage, The experience of the Japanese law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interpretation.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31.3;D9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华彬;;区分所有建筑物的重建[J];法学研究;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本刊编辑部;;中国民法学科发展评价(2010-2011) 基于期刊论文的分析[J];中外法学;2013年01期

2 谭峻;;日本建筑物区分所有立法探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3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霍然;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共有部分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柳璐;检讨与构建:中国区分所有建筑物的重建制度[D];烟台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方流芳;国企法定代表人的法律地位、权力和利益冲突[J];比较法研究;1999年Z1期

2 蔡立东;杨宗仁;;论股东会决议撤销权的主体及其行使[J];当代法学;2008年05期

3 张学文;;股东协议制度初论[J];法商研究;2010年06期

4 刘康复;;论股东会决议与股东协议的区分——由一起股东会决议效力认定案件引发的思考[J];法学杂志;2009年09期

5 刘俊海;;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J];法学家;2007年06期

6 邓峰;;公司利益缺失下的利益冲突规则——基于法律文本和实践的反思[J];法学家;2009年04期

7 张惠芳;;试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生效时点的选择[J];金融法苑;2009年01期

8 钱玉林;;英国的股东派生诉讼:历史演变和现代化改革[J];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9 周江洪;;区分所有建筑物的灾后重建[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谭海;法国法上的股东协议制度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春华;;行政协助基本问题研略[J];法治研究;2007年07期

2 ;湖南省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办法[J];湖南政报;2003年23期

3 关宏宇;;监督,在会议室中进行[J];人大建设;1997年09期

4 李晓静;娄凤兰;;日本养老机构见闻及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12年03期

5 许木石;;请善待群众[J];人民政坛;1998年07期

6 龚赛红;关于律师费用由败诉当事人负担的探讨——以民事诉讼为中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以工代赈粮食调拨费用负担问题的通知[J];广西政报;1991年11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戴小云;费用负担是群众的关注点[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2 过迪;北京减轻特殊病患者费用负担[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3 刘道安;天津患者费用增幅创五年最低[N];健康报;2006年

4 记者 余依霖;北京减轻工伤人员费用负担[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闫冰;围绕问题促整改 立行立改惠民生[N];乌海日报;2014年

6 见习记者 赵祥昆;动员社会力量分担大病费用负担[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菁华;促进诉讼与促进和解:当事人诉讼费用负担机制的博弈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21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21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d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