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以法治创新社会管理:规范公权与保障私权相结合

发布时间:2019-08-11 13:33
【摘要】: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社会管理创新,须以法治为道。公权与私权的冲突是法治的现实难题,以法治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规范公权与保障私权相结合的法治理念,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实现公权与私权的制衡。
[Abstract]: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under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and building a socialist law-based country must take the rule of law as the way. The conflict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rights is the real problem of the rule of law. To innovate social management with the rule of law, we must adhere to the rule of law idea of standardizing the combination of public and safeguard private rights,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check and balance of public and private rights.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
【分类号】:D92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大伟;;中国人的法治基因[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31期

2 贾长喜;;论人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3 蒋晓伟;刘旭光;;关于法学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J];政治与法律;2011年09期

4 庄建平;;法治中国之内涵再认识[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5 战涛;;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领导干部如何增强法治观念[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6 侯铭峰;;法家“法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肖金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法治观及其实践形式[J];法学论坛;2011年04期

8 ;法治博览[J];人民政坛;2011年08期

9 谭志福;;法律作为社会治理工具的正当性依据及其限度[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10 徐显明;;形成法律体系的经验弥足珍贵[J];法制资讯;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国;;浅议我国公民社会与法治理念[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唐卫星;;增强法治观念 提高执法水平[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胡昌泰;;董必武的法治国家观与新时期的依法治国[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4 施新州;;建国初期法院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试析董必武关于法治国家的重要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5 陈永强;;试论实现“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A];“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刘瀚;;弘扬法治文明 建设法治国家——学习董必武法制思想的几点体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7 刘铁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指针——学习邓小平的法治思想[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8 徐生平;;依法治国是一场划时代的伟大变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丁剑;;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内容和意义[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世清;;和谐社会的法律特征及构建[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立;中德法治国家对话活跃[N];法制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吴兢;中德持续开展“法治国家对话”[N];人民日报;2009年

3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俞可平;毫不动摇地走向法治国家[N];北京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裴智勇 王比学 黄庆畅 秦佩华 崔鹏;昂首迈向法治国家[N];人民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殷泓 王逸吟 整理;法治国家建设的里程碑[N];光明日报;2011年

6 沈峰;“程序治国”是法治国家的必然[N];法制日报;2010年

7 刘太刚;法治国家的“良法”背景[N];法制日报;2003年

8 本报高级记者 袁祥;法治国家的基础建设[N];光明日报;2008年

9 张魁兴;先“官”后“民”应成为法治顺序[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东南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李步云;法治国家的四大要素[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正文;列宁的法律革命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焦应达;苏联法学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庆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推进法治国家进程[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韦昌平;中国法治发展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刘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探析与思考[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0年

4 於海梅;俄罗斯法院改革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曹文宏;哈耶克法治思想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华侨大学;2005年

6 郑金山;江泽民法治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刘海鹰;司法独立与我国法治国家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田志坤;市民社会:私法文化生成的社会根基[D];黑龙江大学;2009年

9 刘广;试论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D];湘潭大学;2005年

10 王霞;弘扬法治精神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25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25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6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