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法律政策中妇女权益和地位研究
【作者单位】: 德州学院政法系;
【分类号】:D929;D9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辉;;秦汉奸罪考[J];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03期
2 贾丽英;汉代有关女性犯罪问题论考——读张家山汉简札记[J];河北法学;2005年11期
3 臧知非;张家山汉简所见西汉继承制度初论[J];文史哲;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6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7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8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梦潇;;东汉“行春”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郭延军;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7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佟新;女性违法犯罪问题初探[J];社会学研究;199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丽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述评[J];南都学坛;2007年02期
2 唐震熙;重视对法律认识活动中主体的研究[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冯玉军;世界法的学说史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赵玉增;法律推理研究述评[J];泰山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朱宏才;;“春秋决狱”研究述评[J];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6 黄学贤;;意大利《行政程序法》之内容与特征探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邓立强;;俄罗斯宪法法院制度初探[J];林区教学;2007年01期
8 张晋藩;;中华法系研究新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谢彩华;;大专法律课案例教学法研究[J];考试周刊;2007年08期
10 虞崇胜;何士青;;依法执政研究述评[J];学习论坛;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廖柏明;;日本旅游资源环境法律政策研究——以日本熊本县区域为例[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2 吕江;;试析美国新能源法案对能源安全的影响[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秦成德;;高科技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胡冠书;;浅谈公路法制工作者的角色定位[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娜 通讯员 朱芬;法治阳光扫阴霾[N];湖北日报;2009年
2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陈一鸣;巴基斯坦 立法保护妇女权益[N];人民日报;2006年
3 罗曼·赫尔佐克;欧洲法律政策与欧盟的未来[N];文汇报;2007年
4 张咏;夫妻双方能不能同在一家公司任职[N];北京日报;2005年
5 鲁志峰;怀孕女工旷工能予以除名吗?[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6 李光明;女总编怒上法庭告妇女维权机构[N];法制日报;2007年
7 刘文基;看法律如何撑起“半边天”[N];人民法院报;2007年
8 叶知秋;“领导批示”与“依法治国”[N];检察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唐伯余;农嫁女曹爱莲的十年维权路[N];金华日报;2005年
10 吴道富(省政府法制办公室秘书行政处副处长) $$李建新(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改革指导处处长) 李红鹰(省妇联权益部部长) $$许青峰(杭州市平凡律师事务所律师) $$主持人 记者 马敏 通讯员 江志强;她能得到这笔补偿吗?[N];浙江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马明贤;近现代伊斯兰法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袁兆春;孔氏家族宗族法及其法定特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许健;汉代礼法结合综治模式的确立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王辉;汉代家庭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邹晓红;中国妇女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秋艳;美国陪审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岳丽颖;中国古代典权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张锐;蔡锷宪政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张瑶;地方立法质量保障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5 于和利;习惯法的误区及与国家法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张敏;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律师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7 何建;美国公司股权转让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林凤海;论法律政策在法哲学体系中的地位[D];吉林大学;2007年
9 周东方;清末司法改革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沈剑青;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30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30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