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律理学:跨越法学与理学

发布时间:2019-10-03 23:27
【摘要】:中国法理学正处于重铸和衔接古今中西学术的历史关口,需要经历一个从法学向理学跨越的历史过程。将中国文化传统与近代西学系统综合起来看,在"古今中外"时空背景下,中国法理学既可成为基于经验认知的法律科学、基于理性认知的法律哲学,也可成为基于"德性之知"的法律理学。中国法理学欲在21世纪开其气象,显其规模,需要同时开通并维护法律科学、法律哲学和法律理学向前生发的认知渠道,由此立足古今普适之道造就政治和社会的经验、理性和道德基础,重构"内圣外王"。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水君;;民主政治下的为民之道——对政治、行政及其关系的一个分析[J];法学研究;2007年03期

2 胡水君;;中国法治的人文道路[J];法学研究;2012年03期

3 胡水君;;重构人权的道德基础[J];法学研究;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振国;蒲松龄痴狂意象论[J];蒲松龄研究;2003年01期

2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5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张平;;法的核心要素之辩——以法律实证主义为中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8 江海;从四无说看王阳明的四句教[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刘宏;;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辉;;侵权法的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以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汪冬冬;黄鹏;;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角下的社会危机与安全思想——对齐格蒙特·鲍曼思想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周翻翻;;浅析平坝第一进士陈法与王阳明的思想文化渊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高山奎;;论虚无主义的历史主义根基——兼论施特劳斯的海德格尔批判[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金承光;;从法律逻辑学的视角审视规范逻辑[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9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10 刘红婴;;论法定程序的“以言行事”[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朴恩惠;韩国传贳权制度研究——兼与中国典权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显;;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法理学[J];法制现代化研究;2001年00期

2 刘宏宇;;反思与展望:“21世纪中国法理学的使命”学术研讨会综述[J];金陵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喻中;从“法外之理”到“法内之理”——当代中国法理学研究的一个新趋势[J];博览群书;2004年07期

4 孙国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法理学[J];法学家;1999年Z1期

5 孙国华;朱景文;叶传星;;1999年法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0年01期

6 魏文玉;;我国法理学研究的路径[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7 徐永春;;法哲学与法理学关系辨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黄文艺;;中国法理学30年发展与反思[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01期

9 高军;;回归法理学理想的精神家园——读周永坤著《论自由的法律》[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卓泽渊;走向21世纪的中国法理学──1995年法理学年会述评[J];现代法学;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李振宇;;论边缘法学的法学地位[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3 方林;;论董必武的法学研究范式[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4 ;第一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会议综述[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5 李振宇;;关于边缘法学类似称名问题[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会议综述[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林彬;冯曦;;中国法律经济学的现状与未来——从八个方面转变看[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强世功;;法律移植的终结——对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反思[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9 孙育玮;;中国法理学前进中的问题与对策[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10 王振华;;交叉质询双方的语言优势——辛普森案法庭语篇的“情态”分析[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喻中;法律哲学与法律科学的分野[N];光明日报;2005年

2 北京铁路运输法院 郭思媛;“法理学之父”奥斯丁[N];人民法院报;2011年

3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 谢晖;司法视角的法律哲学[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法律科学》中国法学立足西北的一块绿洲[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5 记者 杨树明;法官要多掌握些马克思主义法律哲学[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烟台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 程朝阳 周峗;法律哲学与牛津的法学学术传统[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邹益民;在司法过程中探究法律成长[N];检察日报;2005年

8 郑春笋;省法理学研究会年会在我市召开[N];德州日报;2009年

9 袁 菲;做一个真正的社会医生[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执笔 水君;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延祥;实证主义抑或自然主义?[D];吉林大学;2012年

2 冯引如;萨维尼评传[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张龙;行政知情权的法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甘德怀;法律实证主义脉络下的法律存在论[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虹霞;司法过程中的利益衡量[D];吉林大学;2010年

6 周玉芝;凯尔森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晶宇;法理学全球化范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忠野;公司治理的法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海燕;私有财产权限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吕明;法律意识形态的语义和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秀芝;中国古代社会法理学存在之证成[D];云南大学;2012年

2 王淼;迈向立法者的法律科学[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余晓婷;网络民意的法理学透视[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魏延娜;凯尔森的规范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唐厚珍;论部门法哲学的属性及发展趋势[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6 章志军;利益与价值衡量[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端木正;法理学中主体性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8 逄振悦;税收筹划行为的法理学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黄镇;奥斯丁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形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陈世平;论法的继承[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45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45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b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