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律的实践品格与法律教育的实践途径

发布时间:2020-01-18 12:52
【摘要】: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既是法律实践品格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主体性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模拟—实验—实践"为主要环节的法律实践性教学模式,是对变革法学教育的时代性回应。这种模式要求优化"三阶段一体化"的法律人才培养体系,拓展学校、社会、行业协同创新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建构"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理论研讨"的三位一体教学方法。其直接目标是强化法律人的"整体性思维",注重通过社区法律服务培育卓越法律人才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国际化卓越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邵建东;德国法学教育最新改革的核心:强化素质和技能[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2 王晨光,陈建民;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J];法学;2001年07期

3 陈福初;;我国法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反思——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选择[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曾新;论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徐显明;;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任务[J];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12期

6 霍宪丹;法律职业与法律人才培养[J];法学研究;2003年04期

7 杜志淳;丁笑梅;;国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述评[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王晨光;法学教育的宗旨——兼论案例教学模式和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关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6期

9 仇赛飞;论人的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J];哲学动态;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阮李全;;论法学实务课堂对行政法教学的影响——“双师互动式教学法”的实践与延伸[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吕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另一种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汪莉;;论诊所法律教育在我国法学教育中的地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龙献宝;;主体间性视角下的班主任工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6 施佳;论中国法学教育的实现目标及实现途径[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7 江军辉;;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骆绪刚;;法学教育职业化背景下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杨兴坤;;加强法学实践教学的构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4期

10 袁琳君;论我国的法学教育现状及法律人才的培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明辉;;开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程》精品教材的途径[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 冯云翔;;对法学教育改革及法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3 张虹;;法律逻辑学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及教改思路[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祖嘉合;;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改进[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尹晋华;;试析影响法律监督的现实问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刘庆华;翁奎;;从检察官职业素质养成视角谈内部管理机制构建[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恩伦;论学习权[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申卫革;后现代知识型观照下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柳谦;教育承认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牛慧娟;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尹超;英美法律教育与中国法律教育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安世遨;大学生对话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周先进;“学会关心”取向的教学价值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王明洲;新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汉华;法律教育的双重性与中国法律教育改革[J];比较法研究;2000年04期

2 曾宪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法学20年[J];法学家;1999年Z1期

3 熊川武;论后现代主义观照的教育主体现代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4 邵建东;德国法学教育制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法学论坛;2002年01期

5 涂艳国;;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03期

6 陈铁水;日本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评析及启示[J];云南法学;1998年01期

7 霍宪丹,刘亚;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上)[J];中国律师;2000年12期

8 霍宪丹;JM教育:依法治国的人才库——中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的探索与改革[J];中国律师;2002年07期

9 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苏力;法律活动专门化的法律社会学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伟;李婷;;试论法学教育目标模式转变[J];民办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2 吴秋红;;论中国传统法律教育的缺失[J];理论与改革;2006年06期

3 朱守真;;关于法律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现代法学;1981年04期

4 索光举;;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再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1期

5 李振坤;;浅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素质培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6 袁景玉;周丽丽;;论法律事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10期

7 徐立;;试论法学教育目的与诊所式法律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致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8 杨临宏;法律职业教育模式浅探[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9 秦志凯;两大法系法学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模式选择[J];嘉兴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石纪虎,王一平;论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及课程改革[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冯云翔;;对法学教育改革及法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2 黄玉芬;贾书申;;论高职法律教育的存在与改革[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杨文英;王平;;面向新世纪着力构建法律课“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教学模式[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 蒋熙辉;张扬法治的实践品格[N];法制日报;2002年

2 杨小军;如何选择合适的法学案例[N];学习时报;2007年

3 宝颜;德国法学教育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N];世界报;2007年

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 沈四宝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博士 袁杜娟;确立正确的法学博士教育培养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王晨光;蓬勃三十载 展翅向未来[N];法制日报;2008年

6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魏衍亮;英美法系的借鉴与我国的法律教育和民事立法[N];法制日报;2003年

7 孙启明;理工科院校法学教育特色[N];法制日报;2007年

8 刘文静;从学位批发看法硕教育改革[N];检察日报;2007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郝晓明;报考法硕不可忽视的三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曹业华邋陈士庆;对法律本科教育改革的浅思[N];江苏法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娟;弗兰克与卢埃林法律思想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彦;法律硕士教育改革的对策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春霞;中国本科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理性思考[D];苏州大学;2003年

3 冯涛;普通本科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吕雪梅;当代中国特色法学本科教育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张庆昌;社会变迁背景下的中国法学教育[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聂其苗;论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现状与改革[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石磊;试论中国当代法律教育的人文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侯琴;论法学教学模式的革新[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马光远;中美法律教育比较研究——兼论我国法律教育模式的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樊丽君;现代公民法治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570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70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c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