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产品的法律调整模式选择及其制度构建
发布时间:2020-02-27 21:52
【摘要】: 公共产品因其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存在,在法学领域失语,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对公共产品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工具性价值阶段,而没有注意到公共产品的目的性价值。自2003年以来,SARS肆虐,南方冰灾,5.12大地震等残酷的事实,暴露公共产品在法律调整领域的不足。公共产品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公共产品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的调整。就自身而言,公共产品所涉及的关系的法律调整在调整对象、调整目标与价值取向和调整原则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法律的特征。不论是从理论和现实层面还是从自身调整特征层面,对公共产品进行统一,完善的立法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阶段被纳入法律调整的公共产品主要出现在民法、行政法和经济法的领域内。公共产品的民法和行政法的调整模式不足,而经济法在公共产品生产、供给和使用中法律关系的设计、国家与市场矛盾解决,目标选择以及救济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在经济法大的框架下,公共产品立法在实体上应当注重法律关系的主体制度、公共产品资金来源制度、公共产品财政供需形成机制与资金分配制度,公共产品定价制度及其公共产品监督制度等相关制度的设计。在公共产品立法方面仍然要规定出司法救济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诉讼主体、司法审查与激约机制、举证责任与诉讼费用等制度方面。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0.4;F320
本文编号:2583380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0.4;F3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忠桓;帕金森定律的跨越──怎样提高行政效率[J];湖湘论坛;2001年04期
2 黎常;公共物品的产权分析及供给安排[J];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04期
3 单飞跃;李莉;;经济权力的宪政之维——公共性事件的触角[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韩志红;我国检察机关应当有权提起民事诉讼[J];南开学报;2000年05期
5 许光耀,王巍;经济法是社会本位之法[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王兴伦;社会公共事务及其困境分析[J];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7 明磊;;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功能分析与目标模式选择[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李秀英;;公共物品供给: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钟雯彬;公共产品法律调整模式分析[J];现代法学;2004年03期
10 单飞跃;;公共经济法:经济法的本质解释——兼与李曙光《经济法词义解释与理论研究的重心》一文商榷[J];政法论坛;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小安;准公共产品供给与定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83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83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