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中俄刑法典有关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0-03-11 17:02
【摘要】:中俄两国刑法典有关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在构成要件、犯罪既遂标准以及处罚等方面有所不同,两国刑法典有关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各具特色。俄罗斯刑法典将该类犯罪归类于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其规制行为内容多、规制目标广的做法更有利于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其量刑情节设置具体、细腻的做法也有参考价值;罚金刑的设置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彭凤莲;略论传染病防治失职罪[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张元;;金融诈骗罪之目的要件及罪过形式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周舟;;新视角下的单位犯罪处罚原则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尤金亮;;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疑难问题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6 易志鹏;;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付晓雅;;《刑法修正案(七)》的得与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雍自元;;犯罪被害人过错立法与司法规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张洋;邹晶;;俄罗斯的死刑制度[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杜菊;刘红;;食品安全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论要[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廖荣辉;;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路径选择[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张怀伟;;论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内涵与贯彻[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3 华颖霖;;公开盗窃之边界[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4 孟红;;民法意义上的所有权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之关系浅析——以盗窃行为为例[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守芬;李瑞生;;生命刑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罗高鹏;中国东北三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郭磊;量刑情节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潘爱青;增设执业资格刑的立法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钱元昌;浅析一人公司的刑事主体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曹俊华;犯罪数额累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黄巧琳;律师伪证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孙凌凤;酌定量刑情节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任天霖;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韩玉;论破坏军婚罪[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史兰芳;被胁迫行为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富生;中美两国地方立法权比较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吴长领;;中日图书馆法比较[J];图书馆学刊;2006年05期

3 韩文蕾;中、美、日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立法比较[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年04期

4 许富仁;清末时期中西公司立法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比较[J];肇庆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李国锋;中国传统法文化与西方法文化的比较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6 张智勇,王心勇;美国新COGSA(草案)与COGSA 1936之比较[J];天津航海;1999年01期

7 柏维春,王玉华;中西传统政治文化中法治观念之比较[J];长白学刊;2000年04期

8 王韧农;试析《法国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的异同(节录)[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9 杨师群;中世纪中西方社会法制状况要点比较[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佐藤孝弘;日本循环型社会立法[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长慧;中日法制现代化之比较[D];青岛大学;2005年

2 潘琦;清代民事法律制度与现代民法的比较[D];吉林大学;2006年

3 郭鹏岩;日本前后两部宪法的法理学比较[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586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86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1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