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选举人团制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07:07
本文关键词:美国选举人团制度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选举人团制度是美国宪法确立的一种独特的总统选举制度,它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选举人团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探究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选举人团制度如何体现美国政府、尤其是州政府层面的政治民主。首先,通过详细叙述选举人团制度产生的过程,分析代表们最终选择选举人团制度的原因。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各州代表经过四轮激烈的辩论,最终通过了美国宪法,规定总统选举采取选举人团制度的间接选举的方式,并且制定了详细的选举规则。代表们之所以在制宪会议上就总统的选举方式展开激烈的辩论,一方面,在争论者的具体思想观念背后,往往藏匿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争论者往往是借助不同的思想源泉,例如清教政治传统、英国普通法传统、启蒙运动传统等,表达自身利益诉求。最终意见的达成离不开争论双方的妥协,但始终围绕着政治原则而展开争论。然后,按照时间脉络,选取对选举人团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的几次事件,思考选举人团制度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在选举人团制度确立之后,随着美国政治社会的发展,选举人团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例如1800年总统结果难产、第十二条宪法修正案的通过、州普选制的全面普及以及胜者全得制的广泛应用,这些大事件不同程度的推动了选举人团制度的发展。自此之后,选举人团制度在州层面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虽然美国宪法规定了在总统选举中,采用选举人团制度,但并未对各州如何选出选举人代表做出要求,宪法允许各个州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州的选举方式,选出选举人。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体会选举人团制度具体到州层面的规则。因为在美国总统选举当中,选举人团制度让各个州扮演了一个既复杂又妥协、并能够维持宪政平衡的角色,所以它依然是联邦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举人团制度是制宪会议上代表们对各种选举方案进行综合考量之后的一个妥协,选举人最大程度的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也维护了各州自治权,这一制度使得每一个州都能够在总统选举中发出声音。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选举人团制度也体现了美国政府、尤其是州政府层面的政治民主。
【关键词】:选举人团 起源 州权 政治民主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7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5
- 1.1 研究对象8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8-9
- 1.2.1 研究目的8
- 1.2.2 研究意义8-9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4 本人研究所使用的资料11-12
- 1.5 创新点及难点12-13
- 1.5.1 创新点12-13
- 1.5.2 难点13
- 1.6 研究方法13
- 1.7 论文框架13-15
- 第2章 美国选举人团制度的产生及其渊源15-29
- 2.1 行政官职位的提出15-16
- 2.2 行政官产生方式的讨论16-26
- 2.2.1 第一阶段(1787 年 5 月 25 日至 6 月 19 日)16-18
- 2.2.2 第二阶段(1787 年 6 月 20 日至 7 月 26 日)18-20
- 2.2.3 第三阶段(1787 年 8 月 6 日至 9 月 10 日)20-24
- 2.2.4 对行政官产生方式进行辩论的原因24-26
- 2.3 选举人团制度的确立26-27
- 2.3.1 选举人团制度在宪法上的确认26-27
- 2.3.2 选举人的角色27
- 2.4 小结27-29
- 第3章 美国选举人团制度的实践与发展29-40
- 3.1 选举人团制度付诸实施的初级阶段(1788—1795 年)29-31
- 3.1.1 选举人团制度概述29-30
- 3.1.2 选举人团制度在 1788 年、1792 年总统大选中的作用30-31
- 3.2 选举人团制度的进一步演变时期(1796—1864 年)31-36
- 3.2.1 1796 年总统选举31-32
- 3.2.2 1800 年总统选举32-33
- 3.2.3 第十二条宪法修正案33-35
- 3.2.4 第十二条宪法修正案的功效与作用35-36
- 3.3 选举人团制度的相对稳定时期(1864—1933 年)36-38
- 3.3.1 州普选制的全面普及36-37
- 3.3.2 胜者全得的广泛应用37
- 3.3.3 选举人团制度发展37-38
- 3.4 1933 年以来美国选举人团制度的发展38-39
- 3.5 小结39-40
- 第4章 美国选举人团制度在州层面的具体实践40-48
- 4.1 选举人团制度在各州的实践与发展40-42
- 4.2 选举人团制度在缅因州的实践42-44
- 4.2.1 缅因州宪法中的相关规定42
- 4.2.2 选举人的产生方式42-43
- 4.2.3 选举人团制度在缅因州的改革43-44
- 4.3 选举人团制度在内布拉斯加州的改革44-45
- 4.4 选举人在总统选举中的职责和作用45-46
- 4.5 美国宪法对各州自治权的保护46
- 4.6 小结46-48
- 总结48-50
- 参考文献50-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宏宇;民主的尴尬:从选举团制度看美国选举政治[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金灿荣;从大选透视美国政治文化[J];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Z3期
3 袁征;从2000年大选看美国总统选举制度[J];前线;2001年01期
4 黄昭宇;从新总统难产看美国式民主的弊端[J];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12期
5 郭恒强;;浅析美国选举人团制[J];魅力中国;2009年30期
本文关键词:美国选举人团制度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