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法与法律秩序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D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存利,李晨;民间法初探[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喻中;民间法在制定法变迁过程中的功能——以制度变迁理论为分析视角[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黄海;论农村妇女的土地财产权——兼议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与调适[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华热·多杰;关于藏区民间法文化现象的透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谢晖;;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专栏主持人手记(九)[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郑鹏程;李涵伟;;第四届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谢晖;;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专栏主持人手记(二十三)[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陈敬刚;国家法与民间法二元建构及其互动之思考[J];河北法学;2000年04期
9 汪小娟,邓博;国家制定法与民间法的互动[J];保山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10 谢晖;;民间法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支果;;民间法与盐业合伙契约[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2 徐晓光;;小牛的DNA鉴定——黔东南苗族地区特殊案件审理中的证据与民间法参与[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3 廖华;;论民间法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的贡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佩国;;地方性秩序的再生产——乡村纠纷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多元互动[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谈萧;;初论商会与行业协会法——基于民间法和国家法二元视角的分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6 王佐龙;;民间社会的“私了”——以西部民族地区为视域[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7 龚艺华;黄希庭;;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钱斌;;董必武的人民司法观与衡平司法过程中的法理冲突[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9 周林彬;王佩佩;;商事惯例初论——以立法构建为视角[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10 陈会广;吴沅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与诉讼比较研究——基于金坛的案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贵州大学 杨礼熠;国家法与民间法辨证关系探微[N];贵州民族报;2010年
2 杨涛;“小偷示众”凸显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博弈[N];检察日报;2004年
3 柴玉丽 夏 青;民间法与法制现代化[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记者 漆艳;“民间法·民族习惯法”研讨会在我市举行[N];天水日报;2011年
5 段绪柱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乡村社会治理有着特殊的行为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方向新;防治民间法对妇女土地权益的侵害[N];中国社会报;2004年
7 孟澍菲;谢晖:从法哲学到民间法[N];检察日报;2008年
8 刘武俊;“民间法”的有所为和“国家法”的有所不为[N];法制日报;2000年
9 田成有;非农化下乡村关系的转变与民间法的变化[N];中国社会报;2004年
10 西南政法大学 龙大轩;和合: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N];中国民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萍;论民间法的司法运用[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学兰;明清以来江南地区商人团体习惯法的演化[D];山东大学;2007年
3 贾焕银;漏洞补充与民间规范关联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晁育虎;转型中国法律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陈秀萍;论法律的伦理性[D];吉林大学;2006年
6 厉尽国;法治视野中的习惯法:理论与实践[D];山东大学;2007年
7 严文强;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历史流变[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范文山;越南农村管理中的乡规民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善根;知识变迁与社会意涵[D];上海大学;2008年
10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青林;民间法与法律秩序[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陈冬春;民间法研究的反思性解读[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王丽红;当代中国民间法的法治秩序建构功能[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胡友根;中国民间法的法理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赵黎;社会变迁中乡村社会民间法的历史命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蔺如;论习惯对完善当代中国法的意义[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彭艳崇;当代中国村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陈永学;邬阳村的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张,
本文编号:2633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633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