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学家的知识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D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劲;;法学模拟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焦宝乾;;法教义学的观念及其演变[J];法商研究;2006年04期
3 刘春凌;;基于网络的《国际法学》双语教学模式构建刍议[J];科技信息;2010年24期
4 姚成立,安雅萍,徐多多,唐海燕,张文;医学专业大学生法学知识的现况调查与对策[J];宁夏医学杂志;2005年08期
5 侯猛,胡凌,李晟;“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研讨会观点综述[J];法学;2005年10期
6 何自荣;;工科院校法学教育目标的定位和教学体系的优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张科;;法学专题研究类课程若干问题思考[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8 刘星;法学“科学主义”的困境——法学知识如何成为法律实践的组成部分[J];法学研究;2004年03期
9 尹维柏;;法律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10 文扬;;新编《法学知识手册》即将出版[J];法学家;198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菊芳;;证据呈现顺序对事件性质判断的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刘吉祥;;民法学中若干法律概念的逻辑思考[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3 李亚兰;;专家型律师构建初探[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齐钢桥;顾瑞成;姜义彬;林英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作案特点及责任能力相关因素分析[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于光远;;试论犯罪学科教学与大学生犯罪心理自我预防机制构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耿焰;;论法学教育中的社会属性问题[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7 霍克均;胡峻梅;刘协和;;证据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的应用[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8 王丽芳;田少利;;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悔恨性自杀的护理[A];河南省精神科护理管理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9 陈金玲;;关于法律逻辑学教材编写中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郑显芳;;简议法学教学中的法律思维训练[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公安部十三局副主任 丁国强;每个人的法学知识[N];检察日报;2011年
2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谢晖;法学知识能否承担新道统建构的重任[N];检察日报;2011年
3 刘星;法学知识的实践性[N];法制日报;2011年
4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 许学锋;以良知树良品 用良行导良俗[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李奋飞;《准则》的生命在于厉行[N];检察日报;2010年
6 车浩;法学知识如何转型[N];法制日报;2008年
7 肖玲艳;贺卫方:由法学走向公共领域[N];法制日报;2007年
8 陈兴良;部门法学哲理化及其刑法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本版编辑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主任 李昌麒 重庆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办公室主任 周林军 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农村法制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 卢代富 重庆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 喻中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岳彩申;中国法学现代化的未竟之途[N];社会科学报;2006年
10 舒国滢;走向显学的法学方法论[N];法制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星显;基于关系视角的法律与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袁哲;法学留学生与近代上海(清末-1937年)[D];复旦大学;2011年
3 孙莹;我国民法调整对象的继受与变迁[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选民;“和谐社会”主题下的法学研究现象之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2 于晓青;论法学家的知识结构[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3 李艳慈;法学本科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仁;我国法官审判的心理学分析论纲[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5 郑贤刚;英美法学教育实践性特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黄波;我国团购网站经营者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7 齐凯君;近代中国政府处理华侨国籍问题的法制化进程[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歆;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其他危险方法”[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代丽琴;中国律师辩护词的体裁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10 费兴东;依法治税的理性预期和现实差异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06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70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