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本中的逗号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0-05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洪波;向晓红;;英语言语失误的认知因素和心理机制——“He-She,His-Her”运用的个案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刘镇清;从语言的当代性看翻译的文体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3 岳方遂;论语气三角和句末点号[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4 丁俊苗;;不足与需要:论标点符号的语法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牛桂玲;英汉广告语的语体与修辞特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段晋丽;;医学典籍翻译中的“信”与“达”[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刘旺余;;莎士比亚第116首十四行诗的文体特征[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姜邱焰;;逻辑推理能力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许亚明;马佳盈;;语言研究的行为主义——布龙菲尔德语言学方法论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赵云梅;;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专业的运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生;;法律语言的特点与理解[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铭玉;;谈语言符号学理论系统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Ma Shi Wen Tong and its Theory of Languag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4 张静;;宋词的象似性微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5 任丽丽;;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个案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6 金科芳;;符号学视角下的英语词条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飞;曾东京;;简评《现代英语惯用法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亚舒;张建佳;;当代翻译研究上“多元下的统一”与“和而不同”的接受[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omskyan Transformal Linguistics and Hallidayean Functional Linguistics[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孙艳;;浅议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U
本文编号:2731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731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