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庭判决书中权力的批判性语篇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29 15:00
【摘要】:本文运用批判性语篇分析方法,对中国法庭判决书中的权力进行探索研究,旨在发现法庭判决书文本中权力不对等性的具体语言表现形式,并揭示法官与诉讼人之前的不平等权力关系在社会语境下如何实现。 根据Fairclough(1989)提出的语篇分析的模式,我们从三个层面对判决书语篇中的权利进行了分析:1)“描写”(describe)语篇的形式结构特征;2)“阐释”(interpret)语篇与生成、传播和接受它的交际过程的关系;3)“解释”(explain),交际过程中和它的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在“描写”层面的分析表明,判决书语篇中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的各种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权力的不对等性。其中,称谓形式,词汇的庄重性,名词化,情态,祈使语气以及省略句就是主要的语言表现形式。此外,从“阐释”和“解释”两个层面的分析,我们还发现了法官以及诉讼人对判决书的情景语境的阐释过程也反映出了之它们之间不平等权力关系,这种不平等权利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对判决书言语有着决定性作用,同时言语本身也加强了权力关系的实现。 我们希望,本文对中国法庭判决书的批评性探讨,能丰富司法语言领域的研究,帮助非法律专业人士对判决书进行批评性理解,并能在我国的法律改革进程中为司法人员撰写判决书提供一些指导意见。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0-055
本文编号:2774119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0-0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战子;情态—从句子到语篇的推广[J];外语学刊;2000年04期
本文编号:2774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774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