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房贷引发诉讼案件及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书军;新《合同法》在贷款追索中的应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2 张谷;;借款合同分析[J];金融法苑;2005年02期
3 凌新;商业银行有权从借款人存款帐户扣收贷款吗?──兼谈对《商业银行法》有关条文的理解[J];上海金融;1996年01期
4 夏轶;;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评价体系[J];思想战线;2009年S2期
5 张流泉;;商业银行金融案件数量居高不下的原因[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8年11期
6 林慧俐;当前银行诉讼案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金融;2002年08期
7 吴荣龙;;马彦良诉兰州市商业银行、兰州江林物资有限责任公司贷款抵押担保纠纷案的法律解释[J];法制与社会;2009年36期
8 倪莲;;贷款发放环节出问题 银行被迫承担违约责任[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郑军;当前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成因分析及对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10 ;上海市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管理办法[J];新法规月刊;199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勤之;;企业信用与银行风险[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2 音邦定;;办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追偿债务诉讼案件的若干思考[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杜平;;影响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探讨[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赵观甫;崔殿满;刘艳霞;景文光;贺照艳;杨哲;林震宇;;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3—2004年度)[C];2004年
5 陈国立;樊锐;;商业银行信贷竞争行为博弈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周复;;汽车金融政策呼之欲出 中国汽车市场“含苞待放”[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7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监管体制改革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及对策[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8 赵葆华;孟洪涛;张晖;;浅议商业银行增长方式的转变[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10 苏文川;;服务国家建设 服务商业银行——代前言[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鹤 通讯员 林涛;自住购房群体将分享更多实惠[N];宁波日报;2007年
2 邓聿文;严控房贷风险须解决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杨红旭;房贷担保应让利于民[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4 记者 耿彩琴;商业银行三招判定“自住房”[N];北京日报;2006年
5 巫燕玲;首付新政猛收房贷业务 银行忧虑利润缩水[N];中国经营报;2007年
6 王攀;落实第二套房贷新政是当务之急[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记者 孙汝祥;央行:住房信贷须坚持以“自住房为主”原则[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8 董沛;商业房贷认定次数应以家庭为单位[N];工人日报;2007年
9 ;银行系统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N];财会信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邹靓;银行核销灾区呆账借款人仍有还款责任[N];上海证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大远;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荆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与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崔炳文;新巴塞尔协议下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邵平;商业银行利益博弈与协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王箭;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度量及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子良;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冯启德;新巴塞尔协议视角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贺向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刘兵;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恒;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泽刚;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法律控制[D];四川大学;2006年
2 肖璀;我国“假按揭”中商业银行风险的法律控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陈莉莉;商业银行住房贷款风险及法律防范[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杨嘉妮;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法律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张新艳;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吕书良;转型期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胡轶佳;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蕾;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信用风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连婧;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信用风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10 龚妍;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0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790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