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话语中的权力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90-0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锐;;法庭话语的机构性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张睿;;法庭互动话语中的重复功能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3 张荣翼;;电视,第三种话语[J];艺术广角;1996年04期
4 廖美珍;;中国法庭互动话语对应结构研究[J];语言科学;2003年05期
5 孟高飞;;论法官庭审话语的定位与规范——基于话语分类的进路[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11年00期
6 陈刚;;话语的纠缠[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年02期
7 尹熙祥;;政协委员用好话语权要坚持做到“六个三”[J];湖北政协;2018年02期
8 吴莉;夏芳;;老师的话语[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9年01期
9 黄飞;;《重庆话语》[J];大众文艺;2016年21期
10 朱许强;;教育者的话语权、直言、场域及三者之间的关系[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汉文;;东西方文化对话的“博大话语”[A];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总第四十五辑)[C];2003年
2 祝敏青;;小说话语的预设功能[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3 谷化琳;;同类比较的字面话语与隐喻话语[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谢虹;;从“不折腾”翻译策略浅析中西话语的文化内涵[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三卷)[C];2014年
5 周耀东;;公开讲话话语中的权力[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胡美;;中国援助话语的历史演进与当前困境[A];非洲研究2015年第1卷(总第6卷)[C];2015年
7 章新传;严明晖;;话语正解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罗选民;;试论英汉话语的建构类型[A];英汉语比较与翻译1[C];1994年
9 周艳;;社会文化中的编辑话语[A];学报编辑大视野——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编辑学论著评选获奖论文集粹[C];2011年
10 ;全球话语学会首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A];国际修辞学通讯(2015年第2期,总第6期)[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顾曰国;话语、权力与话语剖析[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楚超;家有高龄老人,请用属于他们的话语沟通[N];保健时报;2018年
3 桑林峰;让话语权产生话语力[N];中国青年报;2013年
4 杨涛;“护送醉者判赔”中的话语博弈[N];中国青年报;2009年
5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 邓玉霞;真诚的话语难道发自肺腑?[N];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
6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穆慕;《俑》展现肢体“话语权”[N];北京商报;2019年
7 政协绍兴县委员会 邢柏生;政协话语权之我见[N];绍兴日报;2010年
8 曾邦;将机关话语优化为官兵话语[N];战士报;2010年
9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政治学特聘教授 杨光斌;有必要弄清“话语权”到底是什么[N];北京日报;2018年
10 北京外国语大学 王馥芳;话语“威权”主要源自制度的保障[N];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洪芳;法庭话语、权力与策略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张清;法官庭审话语的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曾范敬;警察讯问话语批评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厉国刚;中国当代广告“健康”话语变迁研究(1979-2014)[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5 江玲;庭审话语中的法官身份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李明彦;真实性话语的建构与新时期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宋晓婧;机构话语视角下的教育话语—中小学课外活动情景话语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8 叶宁;警察讯问话语[D];浙江大学;2010年
9 孟慧丽;话语权博弈:中国事件的外媒报道与中国媒体应对[D];复旦大学;2012年
10 韩春燕;学科多元化转型中的教师发展话语[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唯;法庭话语中的权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睿;中国法庭话语中的重复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波怡;福柯话语权简梳[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吴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
5 谭颖;论判决在话语权之间的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章瑜;还原失声话语[D];浙江大学;2006年
7 李冬飞;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8 胡玮;“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9 秦端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功能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10 王蕾;网络话语权对政府问责影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96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79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