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中国法律观的思想立场初探
【学位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D9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啸;;浅析孟德斯鸠的法治思想[J];才智;2011年20期
2 严孝珍;;论孟德斯鸠对中国法律文化的认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6期
3 张明岩;;论孟德斯鸠法哲学的精髓及其当代价值[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4 胡晓炜;;孟德斯鸠对法的精神的阐释和对后人的启示[J];学周刊;2011年15期
5 李晓莹;;中西方“孔孟之道”之比较[J];领导科学;2011年23期
6 孙展望;;论孟德斯鸠自然法观的内部张力[J];太平洋学报;2011年06期
7 喻中;;知一与无知[J];法制资讯;2011年06期
8 ;怀疑要合理[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最后的屏障[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卢柳春;;从“贿随权集”谈反腐败的关键[J];广西电业;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全成;;论欧洲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与卢梭国家权力理论之分野[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邹进文;;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关于用银问题的论述[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3 张品端;;朱子理学对法国启蒙思潮的影响[A];朱熹与武夷山学术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4 李协京;;试析福泽谕吉启蒙思想的特点及其对日本教育近代化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程利田;;朱熹理学思想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兼论中国文明对西方文明的作用[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6 黄瑞霖;;序[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7 洪峻峰;;从中国现代思想范式的建立看严复的影响与地位[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8 张践;;实学精神是黄宗羲启蒙思想的成因[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樊正伟;;伟大的“千年第一思想家”[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何乃川;;李贽思想开放性浅谈[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丽艳;法的精神[N];学习时报;2005年
2 福建省漳浦县人民法院 林振通;孟德斯鸠: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导演 作家 书云;启蒙思想家与中国[N];光明日报;2011年
4 ;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下)[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5 许明龙;孟德斯鸠究竟做过什么官?[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王连伟;严复与孟德斯鸠彼此打量[N];光明日报;2007年
7 徐爱国;法律是美酒政体是夜光杯[N];法制日报;2008年
8 杨仲航;以权力约束权力——法国的古典分权制衡论[N];学习时报;2005年
9 许纪霖;重审梁启超的启蒙思想[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韩满春;罗马帝国的历史及其风情[N];经济观察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芳;“商业社会”的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冬敏;理性主义史学浅论[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杨阳;严复宪政思想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陈丛兰;十八世纪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5 李慧娟;超越启蒙[D];吉林大学;2006年
6 陈爱梅;现代性批判与自由理想的启蒙[D];吉林大学;2008年
7 邢雪艳;日本明治时期民权与国权的冲突及其归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8 黄江苏;周作人的文学道路[D];复旦大学;2011年
9 项松林;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冯洁;论戊戌时期的乐利学说[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英南;孟德斯鸠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潘建树;孟德斯鸠社会历史观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谢敏;孟德斯鸠中国法律观的思想立场初探[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全松柏;理性与偏离[D];湘潭大学;2005年
5 苏瑞莹;从制度设计的角度看孟德斯鸠思想的启蒙价值[D];华侨大学;2006年
6 孙展望;论孟德斯鸠法律哲学的价值张力——对《论法的精神》的一种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朱伟明;理性旗帜下的关注:论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对中国的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肖咏捷;孟德斯鸠、伏尔泰与中国[D];外交学院;2001年
9 史娜;孟德斯鸠政体思想述评[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朱妍;王国维启蒙思想中的非理性主义倾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12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812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