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群体正义与私力救济

发布时间:2020-10-16 23:50
   包括中国在内,近世一切籍由法律移植而实现法制转型的人文类型,均遭遇正式颁行法制正当但却无效,所谓民间纠纷调处渠道有效但却缺乏合法性的情况。由此,“有法不依”遂成为这一形态社会的普遍特征。在国家的组织和机构日益完善的今天,私力救济被认为是处于边缘位置的一种权利救济手段或者纠纷解决方式,因而也“理所当然”地在学术研究中被遗忘了。然而私力救济在社会生活和司法实践中屡见不鲜,因其缺少相应的规范和应有的地位,从而引发了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对现实中的各种私力救济进行综合分析,从现象中揭示出私力救济的存在方式和赖以存在的根据,用群体正义的概念对这种现象做出现实合理的解释,同时也能给予私力救济以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论证了私力救济对群体正义的呼应与反证,从而使两者的互动关系更加明显。通过这种分析角度和论证方法,本文提出了建构良性互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主张,为重新认识通常所谓的“现代化”的法制治理,从理念这个层面作出新的诠释。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导论部分对文章所要讨论的问题以及研究背景进行了简单阐述和概括,并对文章的研究方法和整体态度进行了必要的介绍说明。 文章的第一部分对文章中出现的几个重要的理论范畴进行了界定和解释,对私力救济存在的客观性、合理性、局限性进行了评述,也对群体正义的形成做了理论分析。 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了历史分析的方法,同时也结合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分析方法,从两个方面论证了群体正义与私力救济的逻辑关系。第一部分是从私力救济的历史发展以及现实表现形态分析群体正义是私力救济的支撑;第二部分则是从相反的角度分析了私力救济对群体正义追求的价值及内容的呼应及矫正。 文章的第三部分分析了私力救济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进一步提出群体正义对私力救济立法的要求,和私力救济的立法建议。 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简要总结,并上升到更宏观的角度对中国的法治化进程进行展望,同时提出了解决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的冲突、群体正义与法律正义的冲突,进而建立两者间良性互动关系的主张。
【学位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D90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1 基本范畴的界定
    1.1 群体正义
        1.1.1 关于正义
        1.1.2 关于群体正义
    1.2 私力救济
        1.2.1 权利救济
        1.2.2 私力救济的定义
        1.2.3 私力救济的价值与弊端
2 群体正义与私力救济的关系
    2.1 私力救济的支撑——群体正义
        2.1.1 私力救济演变的历史图景——动态分析
        2.1.2 私力救济的现实表现形态——静态分析
    2.2 私力救济对群体正义的推动
3 私力救济立法展望
    3.1 私力救济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3.2 群体正义对私力救济立法的要求
        3.2.1 群体正义对私力救济立法指导思想的要求
        3.2.2 群体正义对私力救济立法程序的要求
        3.2.3 群体正义对私力救济立法评价的要求
    3.3 私力救济的立法建议
4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书讯[J];法学研究;2010年04期

2 王珊;原迎利;;论法家的法律思想[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6期

3 林木;;媒治? 法治?[J];中国储运;2011年07期

4 孙超;;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5 张思琦;;农民工性权利的法律保障[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6 谢海风;薛璟;;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博弈[J];改革与开放;2011年14期

7 唐君玲;;中国法治的人性观基础初探[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1期

8 米卡热木·努尔麦买提;;浅谈消费者权力的保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6期

9 云书海;巩志娟;;农民工权利保护现状[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10 刘金标;薛飞;;法治漫话[J];解放军生活;2011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万怀;刑事法治的人道主义路径[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吴丹梅;法治的文化解析[D];黑龙江大学;2003年

3 蒋先福;法治的合理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孙文红;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司法理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权利[D];吉林大学;2005年

6 宋伟岩;论证券市场法治化中的诚信原则[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伯超;宪政危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廖敏文;《联合国土著民族权利宣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周由强;当代中国婚姻法治的变迁(1949—2003)[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陈福胜;法治的人性基础[D];黑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振宇;从制度到权利:社会福利的正当性论证[D];苏州大学;2009年

2 李芸;第三部门理论探微[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崔德华;从“法治”到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伟大创新[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曾颜璋;关于法治推进道德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泽;公民的法律参与与中国法治秩序的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薛菲;公立高等学校学生身份处分权的法理探析[D];天津大学;2005年

7 孙敏洁;论美国法院附设ADR[D];武汉大学;2005年

8 刘远雄;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理论探索[D];武汉大学;2004年

9 王飞;构建法治政府背景下的行政规范性文件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肖宁;我国税收法治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43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843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c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