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及民初的讼师与讼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3 21:27
明清与民初的讼师与讼学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占有特殊位置,对于讼师与讼学的研究也是对中国古代诉讼、司法传统的再认识与反思。本文通过对讼师与讼学的内容、特点、成因及基本运行规律的分析,以文化的视界进行全景式的研究;并基于对讼师秘本、讼师行为及判决的考量,多角度地探寻遏制讼师、讼学的文化原因与实现方式;通过对讼师、讼学与司法实践之间的互动,分析其与主流文化的关系;揭示讼师与讼学的利益追求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取向;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挖掘讼师及讼学现象所蕴涵的文化意蕴。明清及民初讼师与讼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对现代人的诉讼观念、对法律的态度及行为选择的影响,对法律共同体的形成及观念的现代化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D929
【文章目录】:
前言
一、研究的主旨与内容
二、研究的现状
三、材料的选取与内容的构成
四、论文特点及创新
第一章 讼师与讼学概述
第一节 讼师
一、讼师内涵之辨析
二、讼师的产生与历史沿革
三、讼师的处境与口碑
第二节 讼学
一、讼学的出现与内涵
二、明清及民初讼师秘本的内容与成就
第三节 讼师、讼学与相关范畴辨析
一、律学与幕学发展脉络
二、律学家、幕友与讼师
三、律学、幕学与讼学
第二章 讼师的养成——素质及出身
第一节 讼师的知识背景
一、纯熟的文字技巧与经史素养
二、熟识律令及对司法审判诸环节的谙熟
三、精通作状之法
四、精通世情,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五、熟悉官场规则与症结
六、对经典案件处理方式的融会贯通
第二节 讼师的智识与等级
一、讼师的智识
二、讼师的等级与职业组织
第三节 讼师的出身及职业转化
一、讼师的出身
二、讼师的职业转化
第三章 纠纷、制度与讼师行为——讼师现象解释
第一节 纠纷与制度
一、纠纷多寡的研究
二、诉讼与审判程序
第二节 讼师的地域分布、收入及背景因素
一、讼师的地域分布
二、讼师收入之分析
三、讼师的背景因素
第三节 讼师行为分析
一、讼师的基本业务
二、讼师的其他行为
三、讼师受理案件的原则
四、讼师欺诈行为成功的诱因——“惧讼”心理
第四章 讼学:讼师秘本与胜诉之方
第一节 作状之法与打官司的技巧
一、告状前的心理准备
二、作状之法
第二节 状词:修辞的艺术
一、状词中修辞的理论总结
二、修辞的强弱之分——状词打动人的技巧
第三节 胜诉之方的归结:文本、行为与判决
一、讼师秘本中状词及其他文书的传承
二、文本、行为与判决之间——胜诉之方的归结
第五章 遏制讼师、讼学的文化原因与实现方式
第一节 “讼”与法律价值取向
一、释“讼”
二、无讼——传统法律的价值取向
三、“息讼”、“贱讼”
四、遏制讼师、讼学的文化原因
第二节 讼师、讼学与法律制度的修正
一、直接针对讼师、讼学的律例及实际执行情况
二、针对官员及案件审理的律例
三、代书的设置与实际运作
第三节 讼师、讼学与司法实践的互动关系
一、状式的完善与废弛
二、审理案件过程中对讼师的查拿及讼师手段的发展
三、对于士人干讼的制裁方式
四、制裁讼师方法的发展
第六章 “恶”讼师的文化解释
第一节 讼师报应论
第二节 利益之争与法律的调整
一、利益的多重视界
二、中国传统法律的利益调整
第三节 实用理性与传统文化
余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82671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D929
【文章目录】:
前言
一、研究的主旨与内容
二、研究的现状
三、材料的选取与内容的构成
四、论文特点及创新
第一章 讼师与讼学概述
第一节 讼师
一、讼师内涵之辨析
二、讼师的产生与历史沿革
三、讼师的处境与口碑
第二节 讼学
一、讼学的出现与内涵
二、明清及民初讼师秘本的内容与成就
第三节 讼师、讼学与相关范畴辨析
一、律学与幕学发展脉络
二、律学家、幕友与讼师
三、律学、幕学与讼学
第二章 讼师的养成——素质及出身
第一节 讼师的知识背景
一、纯熟的文字技巧与经史素养
二、熟识律令及对司法审判诸环节的谙熟
三、精通作状之法
四、精通世情,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五、熟悉官场规则与症结
六、对经典案件处理方式的融会贯通
第二节 讼师的智识与等级
一、讼师的智识
二、讼师的等级与职业组织
第三节 讼师的出身及职业转化
一、讼师的出身
二、讼师的职业转化
第三章 纠纷、制度与讼师行为——讼师现象解释
第一节 纠纷与制度
一、纠纷多寡的研究
二、诉讼与审判程序
第二节 讼师的地域分布、收入及背景因素
一、讼师的地域分布
二、讼师收入之分析
三、讼师的背景因素
第三节 讼师行为分析
一、讼师的基本业务
二、讼师的其他行为
三、讼师受理案件的原则
四、讼师欺诈行为成功的诱因——“惧讼”心理
第四章 讼学:讼师秘本与胜诉之方
第一节 作状之法与打官司的技巧
一、告状前的心理准备
二、作状之法
第二节 状词:修辞的艺术
一、状词中修辞的理论总结
二、修辞的强弱之分——状词打动人的技巧
第三节 胜诉之方的归结:文本、行为与判决
一、讼师秘本中状词及其他文书的传承
二、文本、行为与判决之间——胜诉之方的归结
第五章 遏制讼师、讼学的文化原因与实现方式
第一节 “讼”与法律价值取向
一、释“讼”
二、无讼——传统法律的价值取向
三、“息讼”、“贱讼”
四、遏制讼师、讼学的文化原因
第二节 讼师、讼学与法律制度的修正
一、直接针对讼师、讼学的律例及实际执行情况
二、针对官员及案件审理的律例
三、代书的设置与实际运作
第三节 讼师、讼学与司法实践的互动关系
一、状式的完善与废弛
二、审理案件过程中对讼师的查拿及讼师手段的发展
三、对于士人干讼的制裁方式
四、制裁讼师方法的发展
第六章 “恶”讼师的文化解释
第一节 讼师报应论
第二节 利益之争与法律的调整
一、利益的多重视界
二、中国传统法律的利益调整
第三节 实用理性与传统文化
余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冰雪;;明清讼师及讼学文献研究[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11年03期
2 杨华玲;;浅谈黄岩诉讼档案中的“珠语”[J];档案;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秀娟;民国律师执业活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贾静;中国古代讼学兴衰论[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向欣;论古代刑事诉讼证据[D];吉林大学;2008年
3 赵永利;近代武汉律师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82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88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