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法律身份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法律身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有无工作经历也是大学生在应聘时的重要筹码。实习是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将所学理论应运与生产实践的过程,也是学校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占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职业院校来说实习更是其教学计划内的必要环节。通过实习大学生不仅增加了社会阅历,更重要的是为现代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增加了获胜的筹码。 传统的实习主要指教学实习,但随着教育制度的转变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习也呈现出了多样性,如带薪实习、就业实习、顶岗实习等不用类型,这些实习形式与传统教学实习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实习种类增加,实习人数增加使得近年来实习生权益受到损害的现象也频繁发生,而我国现行法律对于大学生是否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实习生与实习单位的关系是否属于劳动关系,都不够清晰,从而引起学术界的讨论和司法实务界对于同类案件截然相反的处理结果。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学者们对实习生身份的观点,通过对相关法律条文的分析和域外关于劳动者、劳动关系的界定标准的分析,以及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习法律制度,试图明确实习期间大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文章主要分四部分:第一章通过两个内容相似,但判决结果不同的案例,引出争议的焦点即大学生实习期间法律身份界定的问题。第二章从探讨中外劳动立法中对劳动者概念的界定,到分析劳动关系建立的标准,进而对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其实习期间的法律身份。第三章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大学生实习制度比较及对我们的启示,试图通过他山之石来解决我国大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大学生实习期间劳动保障体系构想,对我国完善实习制度提出建议完善立法,构建由政府、企业、学校多方积极参与的实习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实习 法律身份 劳动关系 体系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0.5;D922.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2
- 第一章 案情介绍及争议焦点12-15
- 一、案例12-13
- (一) 小梅诉某机电设备公司劳动权纠纷案12-13
- (二) 景某诉广州大厦酒店有限公司劳动权纠纷案13
- 二、争议焦点13-15
- 第二章 大学生实习的类型及身份属性15-32
- 一、实习的内涵与类型15-17
- (一) 大学生实习的内涵15-16
- (二) 大学生实习的类型16-17
- 二、实习生的身份属性17-24
- (一) 对实习生身份属性的不同观点17-22
- (二) 对几种观点的探讨22-24
- 三、确认劳动关系的学说及立法24-28
- (一) 劳动关系主体法律分析24-26
- (二) 劳动关系认定的标准26-28
- 四、关于实习生法律身份本文的观点28-32
- (一) 教学实习之法律关系28-29
- (二) 带薪实习之法律关系29
- (三) 就业实习之法律关系29-30
- (四) 顶岗实习之法律关系30-32
- 第三章 中外大学生实习制度之比较及启示32-41
- 一、国内有关大学生实习的相关法律制度32-35
- (一) 国家立法32-33
- (二) 地方立法33-35
- 二、其他国家(地区)大学生实习的法律制度35-37
- (一) 有相对完善的实习立法并明确规定实习生法律身份35-36
- (二) 将实习生纳入工伤保险范围36
- (三) 对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和工作时间予以明确的法律规定36-37
- (四) 明确企业参与实习的社会责任37
- (五) 政府出资保障大学生实习37
- 三、我国大学生实习制度存在的问题37-38
- (一) 针对大学生实习的立法不完善37-38
- (二) 企业缺乏参与实习的责任意识38
- (三) 政府对大学生实习的投入不足38
- 四、国外实习制度对我国的启示38-41
- (一) 完善大学生实习立法并明确其法律身份38
- (二) 将实习生纳入工伤保险范围38-39
- (三) 明确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39
- (四) 强化企业参与实习的社会责任39-40
- (五) 加大政府对大学生实习的投入40-41
- 第四章 大学生实习期间劳动权益保障体系构想41-45
- 一、完善立法为实习大学生权益保障提供法律依据41-43
- (一) 确认实习生劳动者(特殊劳动者)身份明确实习法律关系性质41
- (二) 扩大工伤保险适用范围并推行在校生实习责任险制度41-42
- (三) 建立大学生实习薪酬体系42-43
- 二、发挥政府、企业、高校的积极作用明确各方责权利43-45
- (一) 学校组织、政府扶持、企业积极参与43-44
- (二) 为实习提供物质支持和经费保障44
- (三) 明确实习各方主体的责任44-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肖伊;;浅议高校学生实习期间权益立法保护[J];丽水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2 韩娟;张润锁;;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护纳入《劳动法》范畴的立法建议[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赵桂生;;宁夏职业院校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护路径探索[J];学园;2013年29期
4 叶剑华;;试论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障[J];九江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赵桂生;;宁夏职业院校学生实习期间法律问题探析[J];学园;2013年31期
6 冯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障机制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年21期
7 陆碧霞;;大学生实习期间身份的法律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11期
8 马雪莲;崔庆;;大学生实习期间人身伤害问题的分析与政策建议[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8期
9 潘渝棱;;大学生实习期间伤害补偿的法律分析[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10 宁尚书;;大学生实习期间劳动权益法律保障[J];现代妇女(下旬);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主持人 鲁志峰;大学生实习期间受到人身损害企业应当承担什么责任[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2 主持人 鲁志峰;大学生实习期间患病怎么办[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3 赵秀红;职校生实习安全亟须保障[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梁红梅;高职学生实习期间日常管理策略的探讨[N];山西青年报;2014年
5 本报通讯员 施国峰 本报记者 余东明;学生实习期间出工伤[N];法制日报;2003年
6 董柏生 孙军 杜玲;学生实习期间意外受伤合法权益如何得到保障[N];焦作日报;2009年
7 陈剑;为贫困孩子铺就致富路[N];太原日报;2007年
8 刘志刚;承德县法院“院校携手”共享“双赢”成果[N];承德日报;2011年
9 本报通讯员 卢国伟邋常佰军;大学生实习打工受伤遭遇维权尴尬[N];工人日报;2008年
10 杨维松;大学生实习受伤不属工伤[N];法制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卫萍;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2 朱琳;大学生实习期间法律身份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史菊红;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法律身份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法律身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0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