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明清中央司法机构的嬗变

发布时间:2017-04-17 00:01

  本文关键词:论明清中央司法机构的嬗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明清两代既继承了历代司法与行政合一的传统,在司法机构的设置上,根据自身的需要,又有明显的嬗变和创新。在中央除设有专门司法机构之外,还授权更多的行政机构参与部分司法活动。同时,由于明清处于古代社会晚期,是我国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和空前强化的时期。政治制度的变化必然在司法机构的设计上也有所反映,如明代厂卫这种特殊司法机构的出现,清代针对涉及满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案件而设立的专门司法机构,会审机构及相应的制度在明清两代的日趋发达,,等等。这些司法机构的因置废革,探溯其根源,无不以皇权的走向为指归。 本文结构由导言、正文三章和结语组成: 在导言部分,首先介绍了选题缘由,其次回顾了明清两代中央司法机构已有的研究状况,通过文献综述,来为论文的研究寻求着力点和空间。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明代中央司法机构的嬗变情况。明代三法司制度进一步发展,中央司法机构以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为主,绝大多数案件均由三法司审理。但是,和唐宋之制不同的是,明代刑部和大理寺的职能相互交换。明代中央司法机构在三法司之外,也有其他中央司法机构得兼理审判,主要有厂卫、司礼监、内阁等。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清代中央司法机构的嬗变情况。清代在传统的中央司法机构方面基本上是承袭明代制度而稍加损益。跟明代一样,行政与司法合一的体制使得清代在传统司法机构三法司之外,还赋予许多中央行政机构如内阁、军机处等兼理司法审判的权力。同时为了维护满族特权,特别是保障满清贵族的法律地位,清代在三法司之外还设立了特殊司法机构,如宗人府、内务府和八旗督统衙门等。清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司法管辖也比历代深入,中央理藩院专设理刑清吏司负责对少数民族人员犯罪的审判。 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对第一、二章内容的归纳与分析,探讨在专制皇权下中央司法机构的最终归宿。组建临时性的司法机构来进行司法审判,提升刑部地位,设立亲信机构,权力相互制约等,都是中央对司法权收拢的表现。此外,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还注重通过法律措施缓和满汉矛盾,调整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加强统治效能。这些变化,一方面说明了皇权的强化,借助于中央司法机构的调整,通过对中央司法权的运作,以保证对重大案件的控制权,同时严密防范可能出现的反抗力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统治经验的积累和成熟,在疆域不断拓展、民族关系趋于稳定的局势下,充分利用各种新的司法机构的设置,处理不同层面、不同民族的纠纷与诉讼,以保证对辽阔帝国的治理效率。 在结语部分,对司法机构的废置因革,探其因而溯其源,无不以皇权的走向为指归。得出在司法与行政不分、行政极大干预司法的古代中国,“法治”没有生存土壤,是不可能实现的,“人治”是其必然归宿的结论。
【关键词】:明代 清代 中央司法机构 嬗变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9;D926;K24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导言11-16
  • 一、 选题缘由11-12
  • 二、 研究现状简析12-16
  • 第一章 明代中央司法机构的嬗变16-32
  • 第一节 中央传统司法机构的演变16-20
  • 一、 明以前三法司的形成16-17
  • 二、 明代三法司的嬗变17-20
  • 第二节 特殊司法机构的出现——东厂与锦衣卫20-27
  • 一、 厂、卫的形成及相互关系20-23
  • 二、 东厂的司法权力及参与司法的形式23-24
  • 三、 锦衣卫的司法权力及参与司法的形式24-27
  • 第三节 宦官专权对司法权的侵夺27-30
  • 一、 司礼监的设置沿革与组织27-28
  • 二、 批朱28
  • 三、 会审28-30
  • 四、 其他30
  • 第四节 其他中央机构对司法权的介入30-32
  • 一、 内阁在司法审判中的角色30-32
  • 二、 宗人府的创设32
  • 第二章 清代中央司法机构的嬗变32-48
  • 第一节 军机处32-38
  • 一、 军机处的设置33-36
  • 二、 军机处有关司法审判之职掌36-38
  • 第二节 审理满人案件的司法机构38-41
  • 一、 审理宗室觉罗案件——宗人府38-39
  • 二、 审理旗人案件——内务府、八旗都统衙门39-41
  • 第三节 审理蒙古回人案件的司法机构41-48
  • 一、 理藩院的设立41-43
  • 二、 理藩院理刑清吏司43-48
  • 第三章 末世的嬗变——皇权下中央司法机构的归宿48-59
  • 第一节 加强中央集权的司法权特征48-56
  • 一、 朝审、秋审48-51
  • 二、 中央对司法权的收拢51-56
  • 第二节 维护多民族特色的司法机构设置56-59
  • 一、 人员设置——满汉复设57-58
  • 二、 机构设置——维护特权58
  • 三、 外藩地区——法制统一下的因地制宜58-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5
  • 一、 基本史料60-61
  • 二、 著作与编著61-62
  • 三、 期刊类62-64
  • 四、 学位论文类64-65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5-66
  • 后记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超;;清代内阁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2 王宏治;唐代司法中的“三司”[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3 吕丽辉;;从内阁到军机处看中枢机构的变化[J];黑龙江档案;2003年04期

4 赵彦昌;徐丽丽;;票拟批红制度考[J];档案学研究;2011年03期

5 吴高庆;明朝宦官特务司法探究[J];当代法学;1998年03期

6 徐连达;明代锦衣卫权势的演变及其特点[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7 敖惠,徐晓光;中国古代会审制度及其现代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张陈铖;;明代三司会审制度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冯元魁,程翌康;略论清朝内阁的职掌与机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10 巩富文;中国古代法官会审制度[J];史学月刊;199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可;清代审级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明清中央司法机构的嬗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11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6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