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公法视野下的新闻权

发布时间:2021-05-07 09:47
  新闻权在西方理论界被称为是在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外的“第四权力”。在新闻界,记者也曾经被冠以“无冕之王”的荣誉称号。近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事业也随之发展壮大。当今,随着传播手段的科技化和多样化,新闻传播事业更是飞速发展。在新闻事业从出现到实现产业化的过程中,相关的法律理论也随之应运而生。在公法领域,新闻权具有作为表达自由手段的特点,还具有对公权力的监督功能。新闻权在出现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能否用宪法和行政法理论加以梳理,加以解决,是理论界应当予以关注的问题。本文力求从新闻权的概念入手,分析其在公法上的理论背景及性质,比照其公法意义上的各种特征,梳理出新闻权的历史发展路径,进而探讨新闻权在公法理论上的功能,对其价值加以积极和消极的双向分析。全篇论文论述的最终目标在于借鉴世界范围内新闻权相关立法实践的有益经验,并针对中国新闻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在公法方面的管制和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引言
第一章 新闻权的概念与特征分析
    第一节 新闻权的概念与性质
    第二节 新闻权的宪法性特征
第二章 新闻权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世界范围内新闻权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和新闻自由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三章 新闻权在宪法意义上的功能与价值
    第一节 新闻权在宪法上的功能
    第二节 新闻权在宪法上的价值
第四章 新闻权的法制化探索
    第一节 权利冲突的宪法学基础理论简述
    第二节 通过行政法途径管制新闻权的可能
    第三节 国外立法与制度对新闻权的管制
    第四节 世界范围内有关新闻权的立法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导师及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依据[J]. 黄恒顶.  广西社会科学. 2005(12)
[2]新闻侵权概念的分析与界定[J]. 董巍伟.  中国发展. 2005(04)
[3]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权利与义务[J]. 罗朋.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11)
[4]传统行政法与政府管制法的关系[J]. 茅铭晨.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04)
[5]知情权、新闻自由及立法[J]. 方跃平.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6]新闻法律关系基本理论问题探讨[J]. 罗万里.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7]现代传媒与犯罪的预防和控制[J]. 刘守芬,林岚.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6)
[8]论采访权的法律属性及其实现[J]. 周甲禄.  湖北社会科学. 2004(10)
[9]言论自由原则在商业领域的拓展——美国商业言论原则评述[J]. 邓辉.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04)
[10]从新闻侵权的特点、成因看对新闻媒体的法律保护[J]. 胡拥军.  理论界. 2003(03)



本文编号:3173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173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4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