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1-06-05 16:45
本文主要探讨现代法律意识的内涵及其养成的阻碍、动力、途径及相关思考。文章共分五个部分:(一)现代法律意识应当是科学的、历史的和大众的。分析概念的内涵,重点说明推进法治国家进程关键是塑造民众现代法律意识。(二)现代法律意识与传统法律观念的冲突。主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在全社会培养现代法治理念是何等重要,又是多么艰难与曲折,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三)现代法律意识集中体现为法律至上、人民主权、权利本位、人权保护、权力监督意识等。(四)构建现代法律意识的条件与动力。主要分析培养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现实条件,以及入世带来法律观念革命的机遇和强大外部动力。(五)构建现代法律意识的途径。提出立法过程是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资源,进一步深化政府主导的全民普法教育,同时要关注公民法治实践和体验。在这一部分,提出立“良法”,法治宣传教育必须有高定位、新思路,当务之急是提高人民代表的法律素质,提高司法执法机关的门槛等若干思考。
【文章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一、 现代法律意识应当是科学的、历史的、大众的
(一) “现代法律意识”的概念分析
(二) 推进法治国家进程的关键是塑造民众的现代法律意识
二、 现代法治精神与中国传统法律观念的冲突
三、 现代法律意识的构成模式
四、 构建现代法律意识的条件与动力
(一) 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培养现代法律意识的基础。
(二) 政治制度民主化是培养现代法律意识的精神动力
(三) 意识领域思想解放为培养现代法律意识奠定思想基础
(四) 外域法律文化的强大冲击,是现代法律观念形成的重要动因
五、 培育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途径与思考
(一) 立法过程是培养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重要资源
思考之一:立法必须具有内在的权威性
思考之二:当务之急是提高人民代表的法律素质
(二) 开展全民普法教育是培育现代法律意识的主渠道
思考之三:培育现代法律意识应当坚持以政府推进的方式
思考之四:普法教育要真正体现法治的精髓,重视法治观念与情感的培养
思考之五:重新审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目标定位
思考之六:法制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必须创新
(三) 关注亿万民众在法治实践中的实际体验
思考之七:必须垫高进入司法执法队伍的门槛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212535
【文章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一、 现代法律意识应当是科学的、历史的、大众的
(一) “现代法律意识”的概念分析
(二) 推进法治国家进程的关键是塑造民众的现代法律意识
二、 现代法治精神与中国传统法律观念的冲突
三、 现代法律意识的构成模式
四、 构建现代法律意识的条件与动力
(一) 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培养现代法律意识的基础。
(二) 政治制度民主化是培养现代法律意识的精神动力
(三) 意识领域思想解放为培养现代法律意识奠定思想基础
(四) 外域法律文化的强大冲击,是现代法律观念形成的重要动因
五、 培育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途径与思考
(一) 立法过程是培养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重要资源
思考之一:立法必须具有内在的权威性
思考之二:当务之急是提高人民代表的法律素质
(二) 开展全民普法教育是培育现代法律意识的主渠道
思考之三:培育现代法律意识应当坚持以政府推进的方式
思考之四:普法教育要真正体现法治的精髓,重视法治观念与情感的培养
思考之五:重新审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目标定位
思考之六:法制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必须创新
(三) 关注亿万民众在法治实践中的实际体验
思考之七:必须垫高进入司法执法队伍的门槛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212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21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