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律地理学的启蒙: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三编

发布时间:2021-08-13 01:28
  从范式的角度来看,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关于地理-法律关系的论述尽管与今天的空间-法律研究有一定差异——孟氏关心"法的精神"、今人关切"空间的正义",但在某种意义上其无意间构成了对地理地思考法律的启蒙。在今天,接续孟氏的研究传统、挖掘其中的思想资源,这至少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亦或能为法律地理学构筑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地理空间不只是法律作用的对象,还是其环境与条件的限制。 

【文章来源】:西部法学评论. 2020,(01)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法律地理学的启蒙: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三编


“国家”语境下的地理—法律关联

地理位置,地理


在今天,国家法在一国内得到普遍实施是非常自然的,而这背后可能是以统治的强制力及法统治的正当性来消解地理对法的影响在实质上的差异性。事实上,法律在实施中,不时会因为地理的原因而出现这样那样的褶皱。如果再扩大视野,这种地理之于法律的影响,以及地理与法律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是存在的。这里比较极端的一个个案是关于赞米亚高地的例子。关于赞米亚高地的研究是比较多的,这其中很有影响力的一项是斯科特的研究。(39)斯科特的研究结论是,在东南亚地区这些山脉和平坝交错的断裂带,由于其地理条件的优势,是周边的治理型国家反抗者逃跑的最佳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这些逃跑到山地的人们在这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了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耕种的作物、宗教和宇宙观乃至记录(或者不记录)历史的方法。而要逃离的原因也非常简单,低地国家利维坦式的国家机器所带来的税收和兵役压力以及本身低地国家政治体的不稳定性,使得人们更倾向于逃离而不是停留和被控制在田地上。对于赞米亚之意涵当然还可以有更多之解读,(40)在这里,我想表达的是,这样的一种地理条件,恰在无形中造成了一种用今天的话语来讲的国家治理的真正边缘,尽管国家治理的范围早已到达,但实际上确是受到了限制。从我们这一角度看去,他们实际上构成了国家治理的“逃避”,他们上山了。但是,反过来看,他们之所以上山很重要的一个层面即在于地理的原因。无论是“逃避”还是“上山”,至少都使得国家法的实际作用变得非常稀薄。


本文编号:3339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339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d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