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14:15
本文关键词: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上的证券欺诈行为层出不穷,而现行的证券民事诉讼制度不能为投资者提供全面而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诉求和救济制度的缺失之间的矛盾,迫切需要我国学界对证券群体诉讼制度进行深入研究。 在证券群体诉讼制度的比较法研究中,美国证券集团诉讼制度一向是研究的热点。美国是最早以制定法形式规定集团诉讼制度的国家,也是发达证券市场中证券集团诉讼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在证券集团诉讼方面的实践,向我们展示了证券集团诉讼的必要性,证券集团诉讼面临什么样的特殊矛盾,制定什么样的特殊规则可以在何种程度上化解这些矛盾等等,因此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基于此,笔者以历史主义的进路,以比较法学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美国证券集团诉讼制度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分析该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以期完善我国的证券群体诉讼制度立法,有益于我国证券民事诉讼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除引言与结语外,共分五章,各章的内容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历史沿革和改革后的效果。美国证券集团诉讼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自20世纪70年代起飞速发展直至泛滥,导致美国国会先后于1995年和1998年通过《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和《证券诉讼统一标准法》。改革后美国证券集团诉讼制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第二章介绍了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法律依据,包括实体法依据和程序法依据。其中后者又包括了《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23条,《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和《证券诉讼统一标准法》。 第三章详细介绍了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各个基本程序,即法官如何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将抽象的法律规则具体化,并如何为规则的实施创设了各种方法。 第四章通过具体的案例和翔实的经验数据深入分析了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优缺点。证券集团诉讼最重要的目的和功能是威慑违法者,但现行体制却削弱了证券集团诉讼的威慑功能,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庆幸的是这不是证券集团诉讼的本质缺陷,可以通过修改相应的制度加以修正。本章还介绍了美国证券集团诉讼对世界各国的影响。 第五章介绍了中国证券民事诉讼的发展历程,分析中国证券民事诉讼制度和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缺陷,阐述了借鉴美国证券集团诉讼制度改革我国证券民事诉讼制度的具体构想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美国证券集团诉讼 证券民事诉讼 代表人诉讼 群体诉讼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71.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历史和现状12-17
- 第一节 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历史沿革12-14
- 第二节 变革后的美国证券集团诉讼14-17
- 一、 在改革的总体效果方面15-16
- 二、 在案件的法律价值方面16-17
- 第二章 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法律依据17-28
- 第一节 美国的证券民事责任制度17-20
- 一、 证券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17-18
- 二、 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18-19
- 三、 操纵证券市场的民事责任19
- 四、 《证券交易法》10b和SEC规则10b-5下的民事责任19-20
- 第二节 《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23条20-22
- 一、 集团诉讼的先决条件20
- 二、 集团诉讼的类型20-22
- 第三节 1995年《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PSLRA)22-26
- 一、 修改证券欺诈诉因(cause of action)的实体构成要件22-24
- 1、 增设预测性陈述的"安全港"规则22-23
- 2、 提高起诉标准23
- 3、 在被告提出驳回起诉动议前暂停证据开示23
- 4、 要求被告行为和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23
- 5、 增加对赔偿金的限制23-24
- 6、 将连带责任修改为比例责任24
- 7、 取消《反欺骗与腐败组织法》对证券的诉讼请求24
- 二、 改革首席原告和首席律师的产生规则24-25
- 1、 授予法院对首席原告的制定权和对首席律师的决定权24-25
- 2、 改变利益激励模式,限制职业原告25
- 三、 惩罚提起无价值诉讼的律师25-26
- 四、 其他规定26
- 1、 帮助和教唆责任26
- 2、 诉讼时效26
- 第四节 1998年《证券诉讼统一标准法》(SLUSA)26-28
- 一、 规定了联邦法院对大多数证券集团诉讼的专属管辖权27-28
- 二、 规定了州法院证据开示程序的暂停28
- 三、 SLUSA的管辖例外28
- 第三章 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基本程序28-39
- 第一节 证券集团诉讼的提出28-30
- 第二节 证券集团诉讼的确认和界定30-31
- 第三节 证券集团诉讼首席原告的确定31-33
- 第四节 证券集团诉讼首席律师的确定33-34
- 第五节 证券集团诉讼的通知34-38
- 一、 集团确认通知35-36
- 二、 和解通知36-37
- 三、 其他类型的通知37-38
- 第六节 集团成员的选择退出权38-39
- 第七节 律师费的支付39
- 一、 比例收费法39
- 二、 指标收费法39
- 第四章 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优缺点及影响39-48
- 第一节 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优点40-42
- 一、 为小额权利侵害提供救济40
- 二、 产生诉讼的规模经济40
- 三、 确保法律适用的统一40-41
- 四、 对政府监管的有效补充41
- 五、 制止公司的违法行为41-42
- 六、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42
- 第二节 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缺点42-47
- 一、 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42-43
- 二、 容易导致滥用43-44
- 三、 律师获得过高回报44-45
- 四、 由股东承担最终成本45-47
- 第三节 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影响47-48
- 一、 欧洲47-48
- 二、 韩国48
- 第五章 美国证券集团诉讼制度对中国的借鉴意义48-59
- 第一节 中国证券民事诉讼的发展历程48-50
- 第二节 中国证券民事诉讼制度的缺陷50-52
- 一、 受案范围狭窄50-51
- 二、 前置程序的设置51
- 三、 诉讼形式受限制51-52
- 四、 引发地方保护主义52
- 第三节 借鉴美国证券集团诉讼制度改革中国证券民事诉讼制度52-59
- 一、 改革中国证券民事诉讼的重要意义52-54
- 1、 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基本完成53
- 2、 小额金钱损失不易引发激烈冲突53
- 3、 证券集团诉讼相对容易管理53-54
- 二、 我国的代表人诉讼与美国集团诉讼的区别54-55
- 1、 适用条件不同54
- 2、 参加诉讼的方式不同54
- 3、 代表人的产生方式不同54
- 4、 代表人的权限不同54-55
- 5、 判决扩张的方法不同55
- 三、 借鉴美国证券集团诉讼制度改革我国证券民事诉讼制度的具体构想55-59
- 1、 改变证券案件适用代表人诉讼的条件55
- 2、 区分不同情况分别适用加入制和退出制55-56
- 3、 改变代表人的产生方法、扩大代表人的权限56
- 4、 鼓励机构投资者充当代表人56-57
- 5、 允许胜诉酬金制度57
- 6、 加强法院的监督57
- 7、 设置专门审理证券案件的法院57-59
- 结语59-60
- 注释60-70
- 参考文献70-75
- 后记75-7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U
本文编号:345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4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