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法制现代化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2-02-09 14:46
本文以中日法制现代化的开端为比较对象,论述了中日法制现代化开端的相同背景,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与传统法制之间的尖锐矛盾、西方列强的威逼利诱,西方法律文化的大规模传播等三个方面;回顾了两国法制现代化开端各自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并分别做出评价;分析了中日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差异,包括经济基础、立法目的、改革主体、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及评价、法律教育发展程度和人才培养情况等多方面的差异;总结了日本法制现代化的经验和启示,如把握本国法的同化能力、以法学理论的引进为先导、以战略眼光看待文化冲突、经济基础和政治保障、确立法治意识的现代化、正确对待外来法律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法律文化、加强法律的精神文化建设等;在以上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关于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思考,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中日法制现代化开端的相同背景
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与传统法制之间的尖锐矛盾
二、西方列强的威逼利诱
三、西方法律文化的大规模传播
第二章 中日法制现代化开端的发展进程
一、日本的进程
二、中国的进程
三、中日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差异
第三章 日本法制现代化的经验和对中国的启示
一、把握本国法的同化能力
二、以法学理论的引进为先导
三、以战略眼光看待文化冲突
四、经济基础与政治保障
五、确立法治意识的现代化
六、正确对待外来法律文化
七、吸收世界优秀的法律文化
八、加强法律的精神文化建设
九、怎样看待传统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十、怎样看待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功能
十一、怎样确立衡量法律改革成效的标准
十二、怎样看待国际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日法制近代化比较研究[J]. 徐立志. 外国法译评. 2000(01)
[2]民法典: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专家学者谈中国民法典的制定[J]. 江平,马俊驹,王利明,寇志新,郑成思,李开国,崔建远,郭明瑞,张新宝,孔祥俊,刘士国,施天涛,徐国栋.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8(03)
[3]日本法律文化现代化的特点及其启示[J]. 何勤华. 南京社会科学. 1993(01)
本文编号:3617196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中日法制现代化开端的相同背景
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与传统法制之间的尖锐矛盾
二、西方列强的威逼利诱
三、西方法律文化的大规模传播
第二章 中日法制现代化开端的发展进程
一、日本的进程
二、中国的进程
三、中日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差异
第三章 日本法制现代化的经验和对中国的启示
一、把握本国法的同化能力
二、以法学理论的引进为先导
三、以战略眼光看待文化冲突
四、经济基础与政治保障
五、确立法治意识的现代化
六、正确对待外来法律文化
七、吸收世界优秀的法律文化
八、加强法律的精神文化建设
九、怎样看待传统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十、怎样看待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功能
十一、怎样确立衡量法律改革成效的标准
十二、怎样看待国际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日法制近代化比较研究[J]. 徐立志. 外国法译评. 2000(01)
[2]民法典: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专家学者谈中国民法典的制定[J]. 江平,马俊驹,王利明,寇志新,郑成思,李开国,崔建远,郭明瑞,张新宝,孔祥俊,刘士国,施天涛,徐国栋.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8(03)
[3]日本法律文化现代化的特点及其启示[J]. 何勤华. 南京社会科学. 1993(01)
本文编号:3617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617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