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慎刑”原则在清朝秋审中区分“实”、“缓”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02-21 17:50
  以"慎杀明刑"著称的清代秋审制度,何以能持续实行二百余年且取得较好效果?本文通过对秋审案例的综合考察和个案剖析,认为刑部在覆核死罪人犯过程中运用"慎刑"原则区分实、缓起了关键作用。细化死罪刑罚条规、参照成案反复比对、详核案情细节寻找"可原之情"、严密覆核程序和官员责任制度,是秋审准确区分实、缓的四个比较成功的举措。 

【文章来源】:法律适用. 2019,(1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细化死罪刑罚,使区别“实”、“缓”有规可循
二、参照成案反复比对,谨防轻重失宜
    (一)刑部官员在秋审时,十分重视参考成案
    (二)刑部在秋审中参考成案,使得处理结果更加准确
三、详核命案细节区分轻重,考察“可原之情”
四、严密覆核程序和官员责任制度,杜绝疏漏失误
    (一)刑部覆核是覆核秋审死罪人犯的核心环节
    (二)规定了严密的覆核程序和官员责任制度



本文编号:3637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637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8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