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日本体育仲裁制度评析

发布时间:2017-05-22 15:27

  本文关键词:日本体育仲裁制度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3年日本设立日本体育仲裁机构(Japan Sports Arbitration Agency,以下简称JSAA),建立了日本国内的体育仲裁制度。JSAA的设立一方面有利于解决体育领域的争端、维护运动员的权利,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日本体育界透明化以及日本体育事业的发展。研究与我国有着相似历史文化传统的日本的体育仲裁制度,有利于我国在建立自己的体育仲裁制度时予以借鉴。 日本体育仲裁制度的设立有其特殊的背景:一方面由于日本体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体育中的纠纷越来越多;另一面由于体育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司法审查很少介入体育领域,为了保护运动员的合法权益以及促进体育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一个解决纠纷的机制。日本体育仲裁制度的载体JSAA在这种背景下设立,不仅促进了日本体育事业的发展还加速了日本体育界的“法化”。 JSAA的三类体育仲裁规则是JSAA进行仲裁的基础也是我们研究日本体育仲裁制度的重要依据。这些体育仲裁规则在适用对象、仲裁合意、仲裁员及仲裁庭的组成、仲裁程序、紧急仲裁程序、仲裁裁决、仲裁费用及仲裁员报酬等方面有详细的规定。从JSAA的运营、三类体育仲裁规则、JSAA受理案件的仲裁实践来看,日本体育仲裁制度体现了独立、公正、迅速、费用低廉等众多优点。紧急仲裁措施、临时措施、规则的部分变更、代理人制度、缺席判决、合并审理、申请的撤回等等更多的体现了日本体育仲裁制度的灵活性。仲裁员及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员的选定程序、仲裁员的回避等等体现了日本体育仲裁制度的公正性。此外、日本体育仲裁制度的专业性、即时性、保密性等优点在其仲裁规则及仲裁实践中亦得到了充分体现。 日本体育仲裁制度虽有众多优越之处但亦存在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在于日本体育仲裁机构在运行上有缺陷以及体育仲裁管辖范围过小。JSAA运行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自我定位不科学和经费少、业务范围广之上,体育仲裁管辖范围过小则主要是由于已加入JSAA的体育团体采用“自动提交仲裁条款”的比例不高造成的。日本体育仲裁制度今后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其自我完善以及2011年日本颁布的《体育基本法》为日本体育仲裁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支持,可以预见日本体育仲裁事业将会得到更多的资金及政策支持。 日本体育仲裁制度的优越之处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果建立我国体育仲裁机构,一方面JSAA的独立性、中立性、公益性以及其在促进体育法的发展等方面的优点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另一方面须防止JSAA的问题在我国的出现。此外,在制定体育仲裁规则、进行具体的体育仲裁实践、修订我国体育法等方面亦可借鉴日本体育仲裁制度的相关经验。
【关键词】:日本体育仲裁机构 体育仲裁 仲裁规则 体育法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31.3;DD91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言10-16
  • 1.1 选题的由来及意义10-11
  • 1.1.1 选题的由来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综述11-15
  • 1.2.1 国内已有研究成果综述11-13
  • 1.2.2 国外已有研究成果综述13-15
  • 1.3 研究的方法与基本框架15-16
  • 1.3.1 研究的方法15
  • 1.3.2 基本框架15-16
  • 第2章 日本体育仲裁制度的概况16-28
  • 2.1 日本体育仲裁制度设立的经过及背景16-19
  • 2.1.1 设立的经过16
  • 2.1.2 设立的背景与原因16-19
  • 2.2 日本体育仲裁机构的运营及其业务范围19-28
  • 2.2.1 日本体育仲裁机构的运营19-21
  • 2.2.2 日本体育仲裁机构的业务范围21-28
  • 第3章 日本体育仲裁机构的三类体育仲裁规则28-38
  • 3.1 《体育仲裁规则》28-34
  • 3.1.1 适用的对象28-30
  • 3.1.2 仲裁合意30-31
  • 3.1.3 仲裁员及仲裁庭31
  • 3.1.4 仲裁程序31-32
  • 3.1.5 紧急仲裁程序32-33
  • 3.1.6 仲裁裁决33
  • 3.1.7 仲裁费用、仲裁员的报酬33-34
  • 3.2 《兴奋剂案件的体育仲裁规则》34-36
  • 3.2.1 和《日本反兴奋剂规则》的关系34
  • 3.2.2 适用的对象34-35
  • 3.2.3 仲裁合意35
  • 3.2.4 国际体育组织的上诉权35-36
  • 3.3 《基于特定仲裁合意的体育仲裁规则》36-38
  • 3.3.1 适用的对象36
  • 3.3.2 仲裁费用与裁员报酬36-38
  • 第4章 日本体育仲裁制度的特点38-47
  • 4.1 仲裁的灵活性38-41
  • 4.1.1 紧急仲裁措施38
  • 4.1.2 临时措施38-39
  • 4.1.3 规则部分变更39-40
  • 4.1.4 代理人制度40
  • 4.1.5 缺席裁决40
  • 4.1.6 合并审理40-41
  • 4.1.7 申请的撤回41
  • 4.2 仲裁的中立性41-43
  • 4.2.1 仲裁员及仲裁庭的组成41-42
  • 4.2.2 仲裁员的选定程序42-43
  • 4.2.3 仲裁员的回避43
  • 4.3 仲裁的保密性与即时性43-44
  • 4.3.1 仲裁的保密性43-44
  • 4.3.2 仲裁的及时性44
  • 4.4 仲裁的专业性44-45
  • 4.5 仲裁费低廉45-46
  • 4.6 小结46-47
  • 第5章 日本体育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47-54
  • 5.1 日本体育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47-50
  • 5.1.1 日本体育仲裁机构在运行上有缺陷47-49
  • 5.1.2 体育仲裁管辖范围过小49-50
  • 5.2 日本体育仲裁制度今后的发展趋势50-54
  • 5.2.1 日本体育仲裁制度的完善50-52
  • 5.2.2 日本体育仲裁与《日本体育基本法》52-54
  • 第6章 对我国的启示54-58
  • 6.1 对建立我国体育仲裁机构的启示54-55
  • 6.2 对日本体育仲裁规则的借鉴55-56
  • 6.3 对日本体育仲裁实践经验的借鉴56-58
  • 附录58-104
  • 附录 1 《体育仲裁规则》58-72
  • 附录 2 《基于特定合意的体育仲裁规则》72-88
  • 附录 3 《兴奋剂争端体育仲裁规则》88-103
  • 附录 4 《仲裁员的回避规则》103-104
  • 参考文献104-107
  • 致谢107-10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10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世席;;国际体育仲裁中的管辖权问题研究[J];当代法学;2006年04期

2 朱文英;;体育仲裁受案范围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于善旭,张剑,陈岩,宋国绪,李雁军,李实;建立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年02期

4 周爱光;;日本体育法学的发展及研究动向[J];体育学刊;2006年03期

5 黄世席;陈华栋;;日本体育法及其对我国相关体育立法的借鉴[J];体育与科学;2006年02期

6 汤磊;;国际体育仲裁与国际商事仲裁比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7 郭树理;;日本体育仲裁制度初探[J];浙江体育科学;2008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日本体育仲裁制度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86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6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