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亲属法、继承法制定和发展初探
发布时间:2017-06-20 10:13
本文关键词:中国近代亲属法、继承法制定和发展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所讨论的是从清末修律到南京国民政府民法的颁布这一历史阶段中,中国亲属法和继承法制定和发展的状况。发韧于晚清的变法修律运动,使相沿数千年之久的中华法系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分崩离析而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体系。可以说,这是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法律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转折。中华民国建立以后,沿着清末修律开创的法律近代化道路继续前进,并最终完成了中国传统法律向近代化的转型——南京国民政府六法全书的颁布实施。 本文选择近代亲属法继承法的制定与发展作为研究课题,其原因有二:一则是当前在中国近代法律的研究中少有人涉猎这一领域。另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作者认为由于亲属法、继承法具有独特的特性,因而其近代化的发展道路呈现出特殊的发展规律。作者希望通过对这一历史阶段中国亲属法、继承法制定和发展状况的梳理与历史地分析,来初步讨论近代法律改革的成败得失,给我们当前法制改革以启迪。 本文由导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导论是对研究对象做出说明。界定亲属法、继承法的涵义;简介中国传统亲属法、继承法的内容,并分析了它的特点。同时又论述了亲属法、继承法因其特性,而在近代法律变革中呈现出折衷、渐进的特点,保守色彩浓厚。 本论是对近代中国亲属法、继承法制定和发展状况的分段讨论。本论又分为三个部分。一、清朝末年近代亲属法、继承法制定的开始;二、北洋政府时期近代亲属法继承法的发展;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近代亲属法、继承法的成熟。第三部分为本论的论述重点,详细介绍了南京国民政府亲属法、继承法的立法过程,立法成果和法律实施的状况及其评价。通过本论的论述,大致廓清了中国近代亲属法、继承法发展的脉络,显示出中国传统的亲属法、继承法是如何随着社会的变迁,西方文明的渗透与冲击,由落后迈向文明。 最后是本文的结论。作者在此从宏观上对中国近代亲属法、继承法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并且期望其发展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对当今立法有所裨益。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D929
【目录】:
- 导论5-15
- 一、 亲属法、继承法涵义的界定5-7
- 二、 中国传统亲属法、继承法的内容及特点7-13
- (一) 中国传统亲属法、继承法的内容7-11
- (二) 中国传统亲属法、继承法的特点11-13
- 三、 传统亲属法、继承法在近代化转型中所面临的困境13-15
- 本论15-39
- 一、 清朝末年近代亲属法、继承法制定的开始15-20
- (一) 《大清民律草案》亲属编、继承编的起草15-17
- (二) 在保守的立法原则的指导下,清末亲属编、继承编草案对传统制度的保留与改造17-20
- 二、 北洋政府时期近代亲属法、继承法的发展20-27
- (一) 法律编查会的《亲属编草案》与修订法律馆民国《民律草案》的亲属编、继承编的制定22-24
- (二) 司法实践中援用《大清现行刑律》民事有效部分、民事习惯、条理和大理院判例24-27
-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近代亲属法、继承法的成熟27-39
- (一) 南京国民政府亲属法、继承法的制定27-31
- (二) 在三民主义立法思想的指导下,《民法》亲属编、继承编对传统制度的大规模改造31-35
- (三) 南京国民政府《亲属法》、《继承法》对传统成分的保留35-37
- (四) 南京国民政府《亲属法》、《继承法》的实施及评价37-39
- 结论39-40
- 参考书目40-4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晓娜;;刍议遗嘱自由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0年3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志慧;民国时期收养制度的变迁[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胡爱;论我国特留份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李洪杰;论遗嘱自由原则[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马恒旭;论我国遗产必留份制度的完善[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近代亲属法、继承法制定和发展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5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465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