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被冒领引发储蓄合同纠纷案评析
发布时间:2017-07-27 14:33
本文关键词:银行卡被冒领引发储蓄合同纠纷案评析
【摘要】:银行卡冒领引发储蓄合同纠纷案件近年来呈现出不断增多趋势,,这类案件案情复杂,而且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因此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同案不同判现象,争议极大。这类案件争议焦点一般表现为对储户和银行的过错认定、责任承担以及先刑后民原则的适用等方面。本案中,二审法院以银行违反审慎审查义务以及无证据证明储户存在过错为由维持了一审判决,由银行承担全责。法院的判决是不合理的,法院在对银行的实质审查义务存在认识上误区,也在根本上加重了银行的责任,免除了储户是否已尽到妥善保管密码的举证责任。本案在另一个争议焦点先刑后民原则适用问题上,法院驳回了银行要求中止审理的诉求。银行存款被盗取这一法律事实引发了刑事诈骗和民事储蓄合同纠纷的竞合,但是这两个案件并非基于同一法律关系,适用先刑后民原则是不合适的。因此二审法院认为应当分开审理的观点是符合司法公正理念的。
【关键词】:银行卡 冒领 储蓄合同 过错 先刑后民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0.5;D924.3;D9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1章 引言8-11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8-9
- 1.2 文献综述9-10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0-11
- 第2章 案情简介11-13
- 2.1 基本案情11
- 2.2 法院判决11-13
- 第3章 本案的争议焦点13-15
- 3.1 银行是否违反了实质审查义务13
- 3.2 银行是否对账户存款被盗取所造成的损失承担全额赔偿责任13-14
- 3.3 本案是否适用“先刑后民”的处理原则14-15
- 第4章 对本案争议焦点的分析15-23
- 4.1 银行是否违反了实质审查义务15-17
- 4.1.1 银行负有实质审查义务的法律依据15-16
- 4.1.2 银行对重写磁条业务没有实质审查义务16-17
- 4.2 银行是否对账户存款被盗取所造成的损失承担全额赔偿责任17-19
- 4.2.1 对储户过错的认定17-18
- 4.2.2 在没有证据证明储户有过错的情况下对银行赔偿责任的认定18-19
- 4.3 本案是否适用“先刑后民”的处理原则19-23
- 4.3.1 “先刑后民”处理原则的适用条件19-21
- 4.3.2 银行卡账户存款被盗取不适用“先刑后民”处理原则21-23
- 结论23-24
- 参考文献24-26
- 致谢2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论先刑后民原则[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段维明,谌丽君,吴中明;论存款被冒领时银行储蓄机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J];金融论坛;2003年11期
3 赵文艳;;先刑后民原则的异化与扬弃——兼论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模式[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田代臣;李洪标;;储蓄存款冒领法律责任分配问题初探[J];广西金融研究;2007年09期
5 张韩;;银行卡安全体系的法律保障研究——基于银行卡盗刷案件的视角[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6 王群英;;银行卡被盗案件的民事责任分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年01期
7 林文静;;存款实名制下冒名存款行为的法律效力探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邢汉贞;;对公民身份联网核查系统运行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年02期
9 刘佳;;试析储户在密码泄露的存款冒领案中的责任[J];金融法苑;2009年02期
10 晁玉凤;;银行卡法律关系刍议[J];理论界;2006年S2期
本文编号:581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581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