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鲍曼个人主义视域中的共同体价值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3 00:24

  本文关键词:鲍曼个人主义视域中的共同体价值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规范 经济人 美德 法治国家


【摘要】:在人追求主观效用的前提下,共同体价值观出现是否可能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同时也提出了一种法治国家社会秩序的解释理论。而这两者都可归结为对个人利益与公共的善之间冲突的处理。鲍曼一方面从一种社会实在论立场出发,引入“规范”概念,重新对法治国家的逻辑结构进行解释。另一方面,从经济学出发,对经济人模型进行修改,创设了有行为倾向的效用最大化者模型。该模型不仅满足了个人对其主观效用的追求,同时又具有规范约束的能力。这种特殊模型的存在,使得在各种社会关系当中,特别是合作制企业当中,美德成为一种常态。市场对道德的需求从这里得到了补给。 具体说来,鲍曼是通过人际规范和公平规范的生效来解决问题的。人际规范处理的是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公平规范处理的是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二者的生效意味着普遍遵守规范的实现。而他认为它们生效的条件是要到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的。在社群内,人际规范和公平规范很容易即被证明为有效,但在社会中,由于存在匿名和信息处理不全的问题,人际规范和公平规范的生效不能简单的得到证明。而在合作制企业中,两种规范可以从企业内扩展至企业外,且拥有着无限影响范围,以此来证明道德市场存在的可能性。但单单存在道德的市场的可能性是不够的,还需考虑到个体和集体背离规范的行为,考虑到这一点,,一定的强制机制和集体制裁是必不可少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单单就经济学的考虑,得不出社会秩序。因此,如果要使道德的市场从可能走向现实,法治秩序的存在必不可少。
【关键词】:规范 经济人 美德 法治国家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0-05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1
  • 1.1 选题来源与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9-10
  • 1.3 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10-11
  • 第2章 基于社会实在论的规范概念的提出11-16
  • 2.1 社会实在论的规范理论11-13
  • 2.2 规范实存在于规范生效及规范生效四要素13-16
  • 2.2.1 行为有效性14
  • 2.2.2 意愿14
  • 2.2.3 制裁14
  • 2.2.4 派生规范14-16
  • 第3章 法治国家中规范生效的宏观逻辑结构16-21
  • 3.1 一般社会条件下的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16-17
  • 3.2 法治国家中的法律规范生效的逻辑结构17-21
  • 第4章 传统经济学对规范生效机制的解释21-36
  • 4.1 法律的经济社会学21-22
  • 4.2 法律经济社会学中的经济人22-24
  • 4.3 古典经济学在四个层面上对规范生效的解释24-29
  • 4.3.1 人际互惠性战略24-25
  • 4.3.2 关联团体中的规范生效25-27
  • 4.3.3 社会网络中的规范生效27-28
  • 4.3.4 匿名社会中的规范生效28-29
  • 4.4 传统经济学视野中的法治难题29-36
  • 4.4.1 个人制裁权力的集体产品问题29-31
  • 4.4.2 集体制裁权力的集体产品问题31-36
  • 第5章 新经济学世界中的规范生效36-46
  • 5.1 经济人模型的调整36-38
  • 5.2 规范约束的作用方式的调整38-39
  • 5.3 新经济学世界的规范生效39-42
  • 5.3.1 关联团体中的规范生效41
  • 5.3.2 社会网络中的规范生效41-42
  • 5.3.3 匿名社会中的规范生效42
  • 5.4 新经济学对规范生效的解释需要合作制企业概念42-46
  • 第6章 新经济学视野中对法治国家社会秩序的解释46-52
  • 第7章 结语52-54
  • 参考文献54-55
  • 致谢55-56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捷,车丽华;论法的要素与法律规范有效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2 张文显;对法律规范的再认识[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06期

3 张根大;论法律效力[J];法学研究;1998年02期

4 傅鹤鸣;;道德市场的合理性及其存在论基础[J];伦理学研究;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611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611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5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