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法律修辞的合法性

发布时间:2017-08-20 23:11

  本文关键词:论法律修辞的合法性


  更多相关文章: 法律修辞 合法性 语用 商谈


【摘要】:法律修辞是以理服人,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法律修辞现象,因而法律修辞研究不应只局限于司法场域之中。在法律修辞的诸种属性之中,合法性居于中心地位。法律修辞的合法性就是指法律修辞应该具有的被所有民众内心所信服和行动上所接受的一种属性。由于受到工具理性的影响,法律修辞的本来面目被扭曲,导致法律修辞的合法性受到质疑。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法律修辞的合法性,必须走商谈论的路径,也必须完成语用学的转向。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法律修辞 合法性 语用 商谈
【分类号】:D90-05
【正文快照】: 一、法律修辞合法性的内涵解读众所周知,所谓“修辞”是指“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1]1532。早在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辨士学派将修辞视为“说服的技巧”,当时在有些哲学家看来“技巧”就是指诈术,基于此,柏拉图对修辞进行了激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闫斌;;论法律解释的正当性[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2 刘兵;;法律修辞:以听众为核心的说服论证——兼论法律修辞方法在司法调解中的作用[J];民事程序法研究;2010年00期

3 孙培福;黄春燕;;法律方法中的逻辑真谛[J];齐鲁学刊;2012年01期

4 徐亚文;伍德志;;法律修辞、语言游戏与判决合法化——对“判决书上网”的法理思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陈金钊;;把法律作为修辞——讲法说理的意义及其艺术[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张斌峰;肖宇;;法律论证如何“融贯”?——基于“斯科特杀妻案”的语用分析与建构[J];政法论丛;2012年06期

7 齐建英;;论语用学视域中的法律推理[J];政法论丛;2012年06期

8 徐梦醒;;法律论证与裁判智慧[J];政法论丛;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林;;民族声乐风格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周春华;;行政紧急权力及其法律规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3 许发民;徐光华;;罪刑法定视野下的禁止类推之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邹建军;周亚芬;;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曾兆晖;艾利娜;;理性视角下的法的目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丁亚元;;有效面授的内涵及其设计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7 甘翠华;;汉英成语修辞特点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陈秀平;;略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谭贤楚;周长城;;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机制研究——基于恩施州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10 孔令达;;儿童对两组时间词的习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刘涛;;公诉专业化相关问题研究[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4 熊德米;;模糊性法律语言及其翻译[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5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柯华庆;;科斯范式的意识形态问题[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凌斌;;经济运行的法律影响:科斯框架的一个理论澄清[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李庆伟;;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与基本要求[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10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延丽;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保障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晓明;上海市部分小学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开展状况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苏u&;从历史发展看中日围棋文化比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杨阳;电视体育谈话节目《体育评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刘小飞;上海市杨浦区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董娇;普通高中主科科任教师威信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佳;地方大学研究生教育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周嘉楠;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夏路;论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丁勇;私法上的违法建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关于马歇尔诉麦迪逊案的故事[J];比较法研究;1998年01期

2 王源渊;;法官在法律适用中的地位——法律思维与司法权限[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07年00期

3 焦宝乾;;修辞方法及其在法律论证中的作用探讨[J];法律方法;2008年00期

4 刘莉,孙晋琪;两大法系裁判文书说理的比较与借鉴[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陈树森;;博弈与和谐:穿行于法意与民意之间的司法[J];法律适用;2009年09期

6 王贵东;;德国刑事判决书说理方法之考察及其启示 以Ks1/59诉布拉奇刑事判决书为视角[J];法律适用;2010年01期

7 唐永禅;论运用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定罪的规则[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8 姜保忠;;法律解释及其在法律适用中的作用[J];法学杂志;2011年06期

9 张志铭;司法判决的结构和风格——对域外实践的比较研究[J];法学;1998年10期

10 卢刚;;民意:司法独立之支柱[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卫方(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N];法制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美珍;问答:法庭话语互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胡霞;认知语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侯学勇;法律论证的融贯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哲;法律寻找设证推理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彬彬;菲律宾的民主化回归——以合法性理论为视角[J];东南亚;2005年01期

2 史立梅;论司法改革的合法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李萍;竞争性政体理论视角下的欧盟合法性问题[J];国际论坛;2005年01期

4 郭晓东;多元价值反思中的西方合法性理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5 王西阁;;西方合法性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渊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郭晓东;;规范主义合法性理论的衰落与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吴永生;王飞;;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基于制定程序的视角[J];理论探讨;2006年05期

8 徐燕斌;;礼的合法性价值初探[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杨雪冬;;论现代合法性及其实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郝宇青;;论合法性理论之流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静;;关于邓小平政治合法性理论的思考[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晓东;重塑价值之维[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毅;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张艳辉;网络公共领域与公共政策合法性[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刘荻;论司法的合法性与法律商谈[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旭;基于消费者视角的新企业合法性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4年

5 文洋;从唯物史观到合法性[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曾东平;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借鉴[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高帅;组织合法性与企业技术追赶绩效[D];浙江大学;2015年

8 李剑;哈贝马斯法律合法性理论及其对当下中国法治社会之观照[D];湖南大学;2010年

9 刘国华;哈贝马斯交往理性法律合法性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高海平;马克斯·韦伯法律正当性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09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709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e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