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当下中国的公共领域重建与治理法治化变革

发布时间:2017-08-21 15:40

  本文关键词:当下中国的公共领域重建与治理法治化变革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领域 治理法治化 法治变革 多元治理秩序


【摘要】:伴随着中国的重大经济成就和政治发展,中国公共领域也开始蓬勃兴起。它促进了从"革命性"向"正当性"的合法化路径转换、多元均衡与协商互动的治理机制形成、公民性品格的塑造和司法民主与司法改革的推进,因而成为当下中国治理法治化的重要动力和支撑。然而,由于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它也存在着"两个舆论场"的结构性张力、宏大政治指向与"体制性连带"诉求、理性公民精神明显阙如等中国问题和困境。因此,需要进行公共领域的重建,构建基于"重叠共识"的动态耦合机制、体制内外之间的对流循环机制、司法过程与公共舆论的互动平衡机制等,从而推进治理法治化变革和多元治理秩序的形成。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关键词】公共领域 治理法治化 法治变革 多元治理秩序
【分类号】:D630;D920.0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与此同时,中国也步入了全面改革的“深水区”,特别是政治改革、司法改革和社会改革的滞后问题相对突出,压力与风险也较大。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全球化带来的“普世性”与“地方性”的矛盾与冲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长山;;法外“政治合法性”对司法过程的影响及其消除——以“李国和案”为例[J];法商研究;2013年05期

2 马长山;;公共议题下的权力“抵抗”逻辑——“彭水诗案”中舆论监督与公权力之间的博弈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3 马长山;;网络反腐的“体制外”运行及其风险控制[J];法商研究;2014年06期

4 马长山;;公共政策合法性供给机制与走向——以医改进程为中心的考察[J];法学研究;2012年02期

5 任贤良;;统筹两个舆论场 凝聚社会正能量[J];红旗文稿;2013年07期

6 南方朔;;狠,是社会致命之病[J];南风窗;2013年16期

7 马长山;;藐视法庭罪的历史嬗变与当代司法的民主化走向[J];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01期

8 马长山;;媒体介入司法之“危险”与“忠诚”争议的背后——重拾张金柱案[J];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03期

9 周强;;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 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J];求是;2014年05期

10 马长山;社会资本、民间社会组织与法治秩序[J];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世贵;;实现我国农村司法现代化的路径探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戴卫东;;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责任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石春梅;朱平;;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中的价值观危机及其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邓纯余;;高职院校学生技术伦理教育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伍柳氏;;民主化模式与中国政治民主化路径选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彭永东;朱平;;当代中国社会多元价值观理论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7 李望根;;文化多元主义语境下的普遍主义——以哈贝马斯与罗尔斯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邹益民;;从意见与意志的区分看哈耶克的政治理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赵凤兰;马汉才;;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中的文化交流问题[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贾丽辉;;风险社会理论:对人的生存的当代观照[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劲松;;论政府治理城市转型中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楚明锟;;以正义的眼光解决公共行政的价值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谢庆奎;杨宏山;;信息全球化与意识形态创新[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4 张U

本文编号:713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713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a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