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治中国背景下的“契约式身份”:从理性规制到德性认同

发布时间:2017-08-23 16:16

  本文关键词:法治中国背景下的“契约式身份”:从理性规制到德性认同


  更多相关文章: 法治 德性 契约 身份 契约式身份


【摘要】:法治中国的本质,是经过理性选择和契约规定而形成的治理,是以规则为基础的理性规制。在这样的法治背景下,依然包含着基于德性的身份。法治需要理性规制意义上的契约,更需要建设基于德性认同意义上的"契约式身份",而不能仅仅按照"从身份到契约"的既有路径以契约取代身份。"契约式身份"可以为法治提供区分、名分和本分,它们与通过契约建立的"绝对一真实身份"和"相对一虚假身份"有关,也与德性有关。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关键词】法治 德性 契约 身份 契约式身份
【基金】:西南政法大学人才引进项目“自治意义上的公民德性”(项目编号:2013-XZCXM001)资助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引言自马基雅维利(Niccol6 Machiavelli)和霍布斯(Thomas Hobbes)之后,“古典政治哲学”向“现代社会理论”转型,其显著标志是“社会契约论”的出现。?尤其是自法国大革命以来,在代议制和民主协商的政治框架内,同时基于“为自我存续而斗争”②的模式所具有的正当性和现实性,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郎咸平;;用“三个必须”规范产权改革[J];理论参考;2004年10期

2 李维国,张讴;下岗职工犯罪情况调查[J];当代法学;2002年10期

3 梁治平;;“从身份到契约”:社会关系的革命——读梅因《古代法》随想[J];读书;1986年06期

4 俞江;是“身份到契约”还是“身份契约”[J];读书;2002年05期

5 钭晓东;;实践利益的衡平与反哺,实现契约到身份的回归——西部生态安全保护与环境法律矫正机制研究[J];法学;2006年02期

6 丁晓东;;身份、道德与自由契约——儒家学说的制度性解读[J];法学家;2014年03期

7 马丽娟,杨鸿;国企下岗职工涉嫌犯罪情况调查[J];当代法学;1999年S1期

8 成中英;;“德”“法”互补:一个儒家—康德式的反思(上)[J];齐鲁学刊;2009年03期

9 姚天冲;张军梅;;试析日本黑社会的“合法性”[J];日本研究;2011年02期

10 蒋先福;近代法治国的历史再现——梅因“从身份到契约”论断新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孟庆瑜;徐超;;论预算行为与我国《预算法》的修改[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马晓艳;李和佳;;和谐社会中爱的承认之维——以霍耐特承认理论为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王强;;被让座:公共生活规范的道德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张伟强;;奥尔森的国家起源理论[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7 朱淑娣;周诚;;国际经济行政法基本原则:平等保护与正当程序[J];北方法学;2011年05期

8 吴海燕;叶安勤;;黑格尔承认理论的源与流[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9 黄涛;;市民社会理论的谱系——从霍布斯到马克思[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陈伟;;中国核安全法论纲[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晓丽;;从“启蒙辩证法”到“为承认而斗争”———谈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转向与哲学基础嬗变的双重逻辑[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卢锟;;试论作为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基础的资源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3 石江水;崔金星;;跨流域资源调配视角下西部生态补偿机制构造理论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尚洪立;邱新华;;嫁接与耦合:法院调解正当性的现实出路——以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为切入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孔繁斌;;民主治理研究:一个承认政治的框架[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炳烁;;超越古典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协商性民主与合法性重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方巍;;社会弱势群体与社会稳定——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视角的研究[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8 薛冰;;试论公共管理的逻辑结构[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特点[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10 解志勇;陈国栋;;论严格规则主义下的行政行为合法性机制[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3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4 闫闯;制度变迁中的象征秩序[D];吉林大学;2011年

5 赵玉洁;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许勇为;马尔库塞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游志能;民族习惯法的经济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许燕;英国穆斯林移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郑庆杰;国企变迁中的工人身份认同与生产政治[D];上海大学;2011年

10 柳思思;历史实践与规范生成[D];外交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刚果;刑事诉讼契约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建东;我国减刑、假释制度的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敏;检察机关轻微刑事案件办理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杨平华;甘肃省民族地区人民调解制度的适用[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周杨杨;近代苏南地区乡规民约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王妙玲;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姚迪;西方社会契约伦理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启示[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甜;我国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法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颢楠;洛克自由主义法律思想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晓东;;走向诗性正义?[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01期

2 尤陈俊;;清代简约型司法体制下的“健讼”问题研究——从财政制约的角度切入[J];法商研究;2012年02期

3 郑万青;;国企改制的法律缺位及其原因探究——对郎咸平现象的法理学思考[J];法学家;2005年01期

4 杨解君;契约文化的变迁及其启示(上)——契约理念在公法中的确立[J];法学评论;2004年06期

5 李贤华;日本的黑社会[J];公安研究;2001年04期

6 邓建鹏;;词讼与案件:清代的诉讼分类及其实践[J];法学家;2012年05期

7 王凤贤;日本右翼势力日趋猖獗的背后[J];当代世界;2005年10期

8 刘强;;明清潮州械斗问题探析[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凌斌;普法、法盲与法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2期

10 邱本,董进宇,郑成良;从身分到契约[J];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05期



本文编号:726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726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4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