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法律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6 01:35
本文关键词:荀子法律思想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D909.2
【目录】:
- 引言4-5
- 一、 荀子法律思想的产生5-15
- (一) 时代背景5-9
- 1 分久必合的天下统一趋势的要求6-8
- 2 百家争鸣的学术沃土的孕育8-9
- (二) 理论渊源9-15
- 1 西周礼乐精神10-13
- (1) 周公制礼作乐和“明德慎罚”思想10-12
- (2) 孔子的振兴礼乐和“宽猛相济”主张12-13
- 2 孔孟之“仁”13-15
- 二、 荀子法律思想精髓15-39
- (一) 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15-30
- 1 儒法合流--历史的必然16-19
- (1) 儒家法律思想的局限性16-18
- (2) 法家法律思想的局限性18-19
- 2 “礼”--荀学的核心观念19-24
- 3 引礼入法,礼法结合24-27
- 4 隆礼重法,信赏必罚27-30
- (二) 荀子的“德礼政刑”相互为用思想30-34
- 1 礼乐互相配合、交相为用的礼乐论30-31
- 2 “德礼政刑”相互为用的“德刑”关系论31-34
- (三) 荀子的“有治人,无治法”的“人治”思想34-39
- 1 孔孟“为政在人”“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思想34-37
- 2 荀子“有治人,无治法”的“人治”思想37-39
- 三、 荀子法律思想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影响39-49
- (一) 维护君权,倡导专制主义,顺应了中国封建统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方向,,为封建正统思想“皇权至上,法自君出”的提出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41-44
- (二) 提倡“隆礼重法”、礼法统一、“德礼刑政”相互为用,建立了未来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的基本制度,为后代治世提供了有利的武器,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形成起着不可磨灭的先导作用44-49
- 结论49-53
- 参考文献53-5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阳娇;封建法制的悲剧性人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38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738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