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公民的社会养老服务权
发布时间:2017-08-26 03:46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公民的社会养老服务权
【摘要】:本文运用法理学方法,系统分析论证了作为人权和法定权利的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机制。通过提出并界定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概念、探讨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法律属性以及确认和保障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意义,论述了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正当性,分析了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权利结构。本文还阐述了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实现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相应路径。公民养老权的实质是生存权。对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尊重和保护基于现代人权理念以及社会法理论,,符合公平正义原则。 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社会养老服务权及相关概念的厘清,对社会养老服务权做出界定,并概括出该权利的特征。然后,从时代背景和社会观念两个方面,论述了确认和保障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意义。 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了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正当性来源。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法理论,二是“孝道”,三是法律规范体系。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养老服务权的理论证成、道德基础和制度化保障。 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权利结构。包括权利主体、义务主体、权利客体和权利内容。义务主体又分为国家、社会组织、民间养老机构以及家庭子女。权利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照料权、健康服务权和精神慰藉权三大领域。 第四部分,一方面描述了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现状,列举了中国在保障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方面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通过对老龄法律体系不完善,现行养老模式存在不足,养老市场监管不规范,老龄事业投入机制不健全等四个方面的论述,说明,我国保障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存在的问题。 最后,本文表达了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发展的愿景,提出应该通过依法平等保护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增强顶层制度设计意识,探索和发展多种养老模式,加强社会养老服务市场监管力度以及积极发展为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来促成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实现。
【关键词】:公民权利 养老 社会服务 老龄化 社会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基础理论12-20
- 第一节 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及相关概念12-17
- 一、 社会养老服务的概念及特征12-14
- 二、 社会养老服务权的界定14-16
- 三、 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特点16-17
- 第二节 确认和保障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原因分析17-20
- 一、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17-18
- 二、 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18-19
- 三、 树立权利观念的要求19-20
- 第二章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正当性20-27
- 第一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正当性的理论证成——社会法理论20-23
- 第二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正当性的道德基础——“孝道”23-24
- 第三节 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正当性的制度化保障24-27
- 第三章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权利结构27-37
- 第一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权利主体27
- 第二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义务主体27-32
- 一、 国家28-30
- 二、 社会组织30-31
- 三、 家庭31-32
- 第三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客体32
- 第四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基本内容32-37
- 一、 生活照料权33-34
- 二、 健康服务权34-35
- 三、 精神慰藉权35-37
- 第四章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7-42
- 第一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现状37-39
- 第二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存在的问题39-42
- 一、 老龄法律体系有待完善39
- 二、 现行养老模式存在不足39-40
- 三、 养老市场监管不规范40-41
- 四、 老龄服务体系投入机制不健全41-42
- 第五章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愿景42-46
- 第一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转化42-43
- 第二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实现的途径43-46
- 一、 平等保护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43
- 二、 增强顶层制度设计意识43-44
- 三、 探索和发展多种养老模式44
- 四、 加强社会养老服务市场监管力度44
- 五、 积极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0-51
- 附件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张恺悌;孙陆军;牟新渝;王海涛;李明镇;;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1年02期
2 葛洪义;;论法律权利的本质[J];当代法学;1988年03期
3 张梦阳,张淼;权利理论的证成与批判[J];当代法学;2003年04期
4 龚晓洁;杜以芬;;试论社会法对实现社会公正的意义[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马新福,薛长礼;劳动权的法社会学论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6 董文勇;;立法保障老年人社会照料服务[J];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Z1期
7 马新福,薛长礼;论劳动权制度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8 王希仁;老年人权益论[J];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9 张守文;社会法论略[J];中外法学;1996年06期
10 陈玲;征汉年;;道德权利基本问题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739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739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