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中的革命观念
发布时间:2017-09-05 22:17
本文关键词: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中的革命观念
【摘要】: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革命”的年代,“革命”成为支配时代的“核心话语”。从辛亥革命开始,“革命”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个世纪。与此同时,中国人也开始对“宪政”的求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革命”与“宪政”处于复杂纠葛的关系之中,中国人总是在“革命”与“宪政”之间徘徊。 从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到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其间宪政运动跌宕起伏。在“革命建国”的背景之下,宪法中的观念有传承、有破坏、有创新,“革命观念”对宪法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即是从20世纪上半叶的宪法文本,尤其是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之中的“革命观念”着手,以“革命”的视角反思这一宪政历程。 全文共4万6千字,分为六个部分: 引论部分,指出“革命”与“宪法”有无法割裂的复杂联系,提出以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为视角分析中国近代“革命”与“宪法”的纠葛。 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中国近代“革命观念”是如何由中国“传统革命观念”与西方“近代革命观念”相结合而产生的,革命的正当性如何在中国得到论证以及原因。其后,指出宪法吸收“革命观念”,有完成政治合法性转换、守护革命成果、奠定宪政之基的作用,近代各国皆有“革命——宪法——建国”这一立国模式。 第二部分,讨论1911年至1946年,“革命观念”在宪法文本中传承、破坏与创新,在革命越发激进的社会中,“宪政”逐渐被“革命”所压倒。 第三部分,分析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的历史地位:首先,这部宪法是“革命建国”进程的最后一步,宪政的开端,是由“革命”向“法治”的关键点,肩负着无比巨大的历史任务;其次,这部宪法是在三十多年宪政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结晶,是近代中国宪政思想的集中体现。具体分析了“革命观念”在这部宪法中的展现。 第四部分,从“革命”的视角分析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失败的原因,指出“革命逻辑”与“宪政逻辑”存在内在性的悖论;“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的偏差导致“富强为体,宪政为用”的工具主义宪政观;革命党之争,,导致妥协性的缺失,这导致1946宪法乃至整个20世纪上半叶立宪进程的挫败。 在结论部分,得出结论:建设宪政国家,“激进革命”模式无法奠定宪政之基。革命带来宪法,但要想进入宪政,必须要“革命退场、宪政出场”。唯有总结历史,以审慎、理性的态度才可能完成宪政国家的建设。
【关键词】:革命 宪法 建国 宪政 秩序 1946宪法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9;D921
【目录】:
- 中文提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革命:从传统到现代12-25
- 一、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革命观12-13
- 二、 中国近代革命观的转换13-19
- (一) 西方现代革命观的传入13-16
- (二) 中国近代社会关于革命正当性的论证16-18
- (三) 中国近代革命观折射出的进步历史观18-19
- 三、 宪法对革命观念吸收的意义19-25
- (一) 政治合法性的转换19-22
- (二) 革命成果的守护22-24
- (三) 奠定宪政国家的基础24-25
- 第二章 1911 年—1946 年宪法中革命观念的生成25-40
- 一、 1911 年开始的中国革命与立宪实践25-27
- 二、 宪法中革命观念的传承27-30
- (一) 主权在民27-28
- (二) 保障民权28-29
- (三) 权力分立29-30
- 三、 宪法中革命观念的破坏30-34
- (一) 复辟帝制30-31
- (二) 贿选宪法31-32
- (三) 孔教入宪32-33
- (四) 以党代国33-34
- 四、 宪法中革命观念的创新34-38
- (一) “革命词汇”入宪34-36
- (二) 民生话语凸显36-37
- (三) 教育国家化37-38
- 五、 无奈的三十年:“革命”压倒“宪政”38-40
- 第三章 1946 年《中华民国宪法》中革命观念的展现40-52
- 一、 1946 年《中华民国宪法》出台的过程40-41
- 二、 1946 宪法在近代中国宪政史的地位41-44
- (一) 革命建国的最后一步42-43
- (二) 对辛亥以来宪政观念的总结43-44
- 三、 1946 年宪法革命观念的具体体现44-50
- (一) 主权在民44-45
- (二) 权力分立与限制45-46
- (三) 民权保障46-47
- (四)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47-48
- (五) 直接民权48-49
- (六) 中央与地方均权49-50
- 四、 1946 年《中华民国宪法》的结局50-52
- 第四章 从“革命”视角反思 1946 年《中华民国宪法》52-58
- 一、 革命逻辑与宪政逻辑的内在悖论52-54
- 二、 社会革命、政治革命、与个人改造的抉择54-55
- 三、 相互包容与相互妥协理念的缺失55-58
- 结论58-60
- 参考文献60-65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科研成果65-66
- 后记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全喜;;宪法与革命及中国宪制问题[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2 张千帆;;中国百年宪政历程的反思与展望[J];法学;2008年04期
3 张庆福;;论宪法与宪政[J];法学家;1993年01期
4 周永坤;中国宪法的变迁——历史与未来[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5 高全喜;;变法图强与保守的现代性[J];法学研究;2011年05期
6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社会观察;2003年S1期
7 封安波;;论国共两党关于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法统的争议[J];社会科学家;2011年02期
8 石毕凡;历史性妥协的瞬间:近代中国移植西式宪政之最后尝试[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4期
9 高华;;在革命词语的高地上[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8期
10 郑大华;重评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J];史学月刊;200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庆涛;革命与秩序[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00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00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