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治精神培育的实践途径研究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法治精神培育的实践途径研究
【摘要】:青少年法治精神的培育除了常规的理论教育外,还需要通过实践加以强化才能真正内化为青少年的自觉意识。青少年参与自我管理、自治乃至参与社会管理是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的一大趋势。培养青少年自治意识是实现青少年法治精神的有效实践途径,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少年精英群体更是青少年法治精神培育的突破口和主要抓手。以学校为载体,借鉴国外高校自治的模式,通过对我国青少年精英群体自治中涉及的组织机构及与学校的关系、自治内容的梳理,可以为我国青少年自我管理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和思路。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治 法治精神
【分类号】:D432.62;D920.0
【正文快照】: 青少年法治精神的培育是一个整体工程,它不仅需要有详细周密的法治精神教育内容的设计,还需要有更多的实践途径去深化法治精神的内化过程。青少年自治和参与管理是一个青少年自主制定和执行规范进行自我管理的实践活动,也是法治在青少年群体加以实施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经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超;;西方大学学生自治的嬗变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2 陈清莲;;陶行知学生自治管理研究[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3 刘丽;薛鑫鑫;叶镇海;;大学生自治组织运作机制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1年06期
4 王郦玉;张安娜;;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自治组织创新研究——以筹建中的上海纽约大学为例[J];网友世界;2012年1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从高校辅导员角度谈实行大学生自主管理[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6期
2 曾真;;新形势下高校图管会管理工作新方法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吴铭知;;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从学校选择到学生选择[J];法制与社会;2011年32期
4 尹冰洁;;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才智;2015年27期
5 李静;;论大学生社团文化与大学文化的特色发展[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4期
6 魏星;刘光;高梓译;;“学生自治”理念下年级管理创新模式初探——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为例[J];学理论;2012年15期
7 王源;;创建和谐校园文化视角下的高校社团建设——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世纪桥;2010年09期
8 张勤勤;;浅析如何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J];学理论;2013年17期
9 李力;;“自治是生活底方法”:民国时期大学学生自治生活图景考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年04期
10 郭昕;白婧静;;大学生自主管理范畴[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樊华强;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人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游敏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仁燕;高校内部行政法律关系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吕丽莉;高校学生组织的民主建设[D];辽宁大学;2012年
6 黄燕;文化视野下的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吕催芳;中国大学与政治社会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向华;民国前期学生自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明露;高中学生社团问题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传华;高校学生民主自治建设的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白婧静;普通高校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泽秋;学术自由及其制度安排[D];苏州大学;2009年
5 王萍;中等职业学校住校生安全管理状况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郁刚;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朱杰;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的高校治理[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国超;民办高校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姗;大学生自治组织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10 郭强;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与变革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祥林,林更茂;坚持以学生为本 培养高素质人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张亚军;试论高等学校的人性化管理[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7期
3 金林祥,李庚靖;20世纪90年代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综述[J];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4 王守刚;封雪;畅军亮;;高校学生组织自治运行模式及机制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05期
5 章荣琦;王玲艳;单晓峰;裴锋;;和谐校园构建中的学生自治与社团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安丽绍;美国高校大学生自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恬;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铁军;俄罗斯举办青少年“性”练营[J];中国青年研究;2000年06期
2 董小苹;外来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青年研究;2001年11期
3 李宏;青少年行为限制与权益保障[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年03期
4 唐美玲,尉建文;我国“青少年与媒体”研究述评[J];青年研究;2002年07期
5 褚平 ,石守斌;中国21世纪培养青少年的发展战略[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周拥平;全球化、文化自觉与青少年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吴波,方晓义,李一飞;青少年自主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1期
8 于秀丽 ,郑爱青;成人顾问对青少年参与高危险行为的影响[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3年01期
9 郗杰英;我国青少年事务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05期
10 黎陆昕;国际化与本土化:关于“青少年事务与政策”的研讨[J];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波;胡美如;;改革开放30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2 余雅风;;改革开放30年与青少年发展政策[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3 ;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2008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4 ;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2009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5 ;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6 倪八q,
本文编号:817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17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