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从立法技术到治理理念——中国语境下法律激励理论的转向

发布时间:2017-09-09 15:20

  本文关键词:从立法技术到治理理念——中国语境下法律激励理论的转向


  更多相关文章: 法律激励 改革 立法技术 治理理念 惩治法治观 励治法治观


【摘要】:随着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的深入,法律的激励功能日益为学术界所关注。然而,学术界对于法律激励的内涵和研究方向的理解却不尽相同。其实,法律激励源于改革需求,改革语境下的法律激励具有保健化趋向和奖惩一体性等复合内涵,因此理应将奖惩规范共同纳入法律激励的理论研究之中,只因受制于既有的观点和方法,现有的法律激励研究过多地局限于技术层面,而忽视了作为治理理念的法律激励。将法律激励作为认识法治的理念,意味着要变惩治法治观为励治法治观。作为法治理论的创新方向,法治中国的建设实践也为这种理念上的转变提供了实现条件。
【作者单位】: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吉林大学法学院、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法律激励 改革 立法技术 治理理念 惩治法治观 励治法治观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82002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十九批面上资助项目(2011049129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五批特别资助项目(2012T50260)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随着法律被视为“治国之重器”、法治被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律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同,并成为当下法治中国建设实践和法治理论研究中的热议主题。在这一过程中,与那种仅仅将法律理解为阶级斗争工具和行为惩罚手段的旧式思维相比,一种相对新颖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丰霏;王天玉;;法律制度激励功能的理论解说[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01期

2 丰霏;;法律激励的理想形态[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1期

3 丰霏;;法律治理中的激励模式[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02期

4 王奇才;高戚昕峤;;中国法学的苏联渊源——以中国法学的学科性质和知识来源为主要考察对象[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05期

5 张文显;;全面推进法制改革,加快法治中国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法学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军;;刑事司法政策的形成与执行[J];刑法论丛;2009年04期

2 韩波;;司法的应为之相:重读富勒司法理论[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苗淑娟;李北伟;刘鑫;;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创业融资信息传递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06年09期

4 李长健;伍文辉;;市场信用的生成及主体行为维护问题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08期

5 肖顺武;;论公共利益实现的文化困境[J];清华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6 文亚青;;三位一体的企业全面信用管理形成动因[J];求索;2006年05期

7 潘东旭,冯本超;基于结构模型的企业诚信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经济;2004年04期

8 李宏;;民营企业融资的信用障碍之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8年11期

9 杨继文;;“感觉的分析”——论刑事判决机制的伦理基础[J];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0年00期

10 杨胜江;;《侵权责任法》的立法价值取向——以高空抛物为例[J];人民论坛;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徐昕;;法官为什么不相信证人?——证人在转型中国司法过程中的作用[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张勇;;法律还是社会规范:关于投资者保护的一个比较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杨志利;;强制履行、期待赔偿与最优违约救济[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甘培忠;吴元元;;转型中国语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探究[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6 庄汉;;依法行政与政治文明[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7 庄汉;;依法行政与政治文明[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8 尚海涛;龚艳;;互治视角下雇佣纠纷化解机制研究——以民国时期华北地区的乡村雇佣市场为例说明[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9 井世洁;杨宜音;;中国民众社会信任感的阶层及区域特征[A];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C];2012年

10 刘中杰;;民间借贷、法律规制与社会转型——兼论我国金融现代化之惑[A];金融法学家(第四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2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素英;中国政府规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艳娟;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博弈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6 尚海涛;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农业雇佣习惯规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范伟红;商事思维下公司财务会计制度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于林洋;广告荐证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胡元聪;外部性问题解决的经济法进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陈鹏飞;社会信用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勇军;会计诚信危机及其政府治理[D];苏州大学;2010年

2 毛永强;保健品广告法律规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苏倩;我国小额贷款监管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赵胜;论公共危机中我国政府信用的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叶楠;论我国劳动知情权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温占敏;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黑白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李菊强;农村房屋继承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韩留杰;我国大学排行榜中综合排名的公信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赵珉婧;物权体系化视角下的不动产登记机关之统一[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颜银宝;曹天过失致人死亡案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佑勇;;在软法与硬法之间:裁量基准效力的法理定位[J];法学论坛;2009年04期

2 宋功德;;行政裁量法律规制的模式转换——从单一的硬法或软法模式转向软硬并举的混合法模式[J];法学论坛;2009年05期

3 张建;邢永峰;;国际法中软法基本问题探讨[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S2期

4 郑毅;;论习惯法与软法的关系及转化[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刘升平,张文显;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年01期

6 张文显,姚建宗,黄文艺,周永胜;中国法理学二十年[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05期

7 丰霏;王天玉;;法律制度激励功能的理论解说[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01期

8 姚建宗;黄文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02期

9 龚向前;;试析国际法上的“软法”——以世界卫生组织“软法”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6年02期

10 陈彩虹;法律:一种激励机制[J];书屋;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喻林宏;[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2 竹立家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N];文汇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丰霏;法律制度的激励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涛;当代中国政法委员会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大鹏;北极问题的软法规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宁泽逵;中国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21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21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1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