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不确定性的法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0 03:03
本文关键词:法律不确定性的法理分析
【摘要】:法治能够替代人治,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法律是“不受欲望影响的智慧”。法律女神眼蒙黑纱,它是没有感情的,所以能够避免人本性之中固有的情感弱点。法律运行具有确定性的这一特质,寄托着人们诸如秩序、安定等愿望。但思维的偏好、惰性并不能掩盖社会发展和变迁的现实。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巨大变革,法律的内在本性——不确定性的观念逐渐凸显出来。不确定性的观念并不是突兀得出现,它与确定性一样,,有其严密的社会脉络可以寻找。只有正确认识到法律不确定性的固有属性,才能有效地认识秩序与正义,稳定与变化的矛盾,达成法律的相对确定性。 本文的第一部分从两个方面,即法典化运动的地域——大陆法系;自始便相对排斥标准化、法典化的英美法系分别对法律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阐述近代西方法学关于法律不确定性的法社会学理论基础。本文第二部分从法律本体这一微观层面的不确定性以及宏观层面进行说明法律不确定性的体现,得出的结论是不确定性是法律难以消除的内在属性。以上述观点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结合我国法制现状,通过立法、司法和法律思维三个方面的互动,在不确定性中找寻法律的相对确定性。
【关键词】:法律 不确定性 社会变迁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2
- 一、 法律不确定性的近代历史性考察12-20
- (一) 大陆法系与法律的不确定性12-17
- 1. 目的法学与法律的不确定性13-14
- 2. 自由法学与法律的不确定性14-16
- 3. 韦伯与法律的不确定性16-17
- (二) 英美法系与法律的不确定性17-20
- 1. 认识上的不可知论17-18
- 2. 归纳的法律思维方法18
- 3. 进化论的法律观18-20
- 二、 法律不确定性的表现20-30
- (一) 法律微观层面的不确定性20-25
- 1. 法律概念的不确定性20-22
- 2. 法律规则的不确定性22-23
- 3. 法律基本原则的不确定性23-25
- (二) 法律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25-29
- 1. 法律与道德:伦理因素的介入25-26
- 2. 法律与利益:利益的拓展与多元26-27
- 3. 法律与科技:法律因果的人为选择和设定27-29
- 三㖞小结:不确定性是法律的内在属性29-30
- 三、 对法律不确定性的抑制30-39
- (一) 法律的不确定性与立法30-31
- 1. 立法的前瞻性30-31
- 2. 立法的科学性31
- (二) 法律的不确定性与司法31-36
- 1. 程序的设定——限制恣意32
- 2. 判例的指导——共性与个性的结合32-34
- 3. 强调判决书的推理过程——“合意”的语境34-35
- 4. 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相同的理性话语35
- 5. 完善多元的纠纷解决机制——正视基层司法问题35-36
- (三) 法治观念的转变36-39
- 1. 可能性的预测37-38
- 2. 有限的溯及既往38-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栋;西方立法思想与立法史略(上)——以自由裁量与严格规则的消长为线索[J];比较法研究;1992年01期
2 苏力;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确[J];读书;1997年02期
3 苏力;反思法学的特点[J];读书;1998年01期
4 陈云良;;法律的模糊问题研究[J];法学家;2006年06期
5 王志勇;韦伯的法社会学思想初探[J];法学评论;1988年04期
6 沈敏荣;法律的不确定性及其克服──论法官在法律制度中的作用[J];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7 沈敏荣;论法律的不确定性[J];江汉论坛;2000年10期
8 熊鹰;杨亚丽;;论司法过程中法律不确定性的补救途径——以现实主义法学思潮为视觉[J];经济师;2009年06期
9 邱昭继;蔡伟;;自由法运动与法律的不确定性[J];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10 吴丙新;法律概念与法治——兼为概念法学辩护[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824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24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