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商业判断规则的引进

发布时间:2017-09-11 08:22

  本文关键词:论商业判断规则的引进


  更多相关文章: 公司治理 商业判断规则 勤勉义务


【摘要】:商业判断规则是美国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项判例法规则。其主要目的在于维护董事的经营决策权,以及在董事决策权与股东、公司利益之间寻求平衡,达到既能充分发挥董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司谋取最大利益,又能约束董事的经营决策行为,防止董事出现违反勤勉义务等行为,侵害股东和公司利益。目前,在形式上,商业判断规则有俩种表现形式,一是:成文法形式,如澳大利亚;二是:判例法形式,如美国。在内容上,商业判断规则既有只关注董事经营决策过程的,如美国;又有既关注程序又关注内容的,如日本。本文试图以商业判断规则为切入点,详细阐述此规则的概念和内涵、产生和发展,法理依据等;同时介绍美国和日本商业判断规则的构成要件、司法实践,最终论证我国引入商业判断规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引入模式和内容。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商业判断规则概述。由于我国理论界对商业判断规则还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认识,实践中这方面的案例也相对较少,所以,文章第一部分从总体和宏观上来阐述商业判断规则的概念、产生和发展、法理依据等,以期对商业判断规则做一个宏观的介绍,同时,为后文分别介绍美国和日本的商业判断规则打下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美国的商业判断规则和对我国的启示。由于商业判断规则起源于美国,并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发展成熟,因此,着重研究美国的商业判断规则对我国具有重要启示。这部分包含以下内容:美国商业判断规则产生的理由和背景、商业判断规则与勤勉义务的关系、美国商业判断规则的构成要素、不受商业判断规则保护的情形、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部分:日本的商业判断规则和对我国的启示。由于我国与日本同属于大陆法系国家,且日本在司法实践中,对商业判断规则有了更新的发展,因此,研究日本的商业判断规则对我国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这部分内容包括:日本商业判断规则的产生、构成要素、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部分:商业判断规则引入我国的可行性。研究国外法律制度的目的,在于为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提供经验。因此,这部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引入商业判断规则的必要性,并对引入商业判断规则的模式和引入商业判断规则内容提出笔者的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公司治理 商业判断规则 勤勉义务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71.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引言12-13
  • 第一章 商业判断规则概述13-21
  • 第一节 商业判断规则的概念13-14
  • 第二节 商业判断规则的产生和发展14-17
  • 第三节 商业判断规则的法理依据17-20
  • 一、 商业判断规则是法院和市场的自然选择17-18
  • 二、商业判断规则是平衡董事与股东风险的必要机制18
  • 三、商业判断被法官进行实质审查不适宜的18-19
  • 四、商业风险与经营决策特点的必然引申——商业判断规则19-20
  • 第四节 商业判断规则与勤勉义务的关系20-21
  • 第二章 我国法面临的困境21-29
  • 第一节 勤勉义务的引进21-23
  • 一、 勤勉义务的法律含义21-22
  • 二、勤勉义务的法理基础22
  • 三、勤勉义务的具体体现22-23
  • 第二节 违反勤勉义务的构成要件23-26
  • 一、 董事实施了可能违反勤勉义务的相关行为23-24
  • 二、主观过失24-25
  • 三、公司遭受损失25-26
  • 四、因果关系的认定26
  • 第三节 勤勉义务制度引发的问题26-29
  • 一、 新《公司法》对董事勤勉义务的规定和不足之处26-28
  • 二、“勤勉义务”判断上的困难28
  • 三、完善勤勉义务法律规定之建议28-29
  • 第三章 美国的商业判断规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29-45
  • 第一节 商业判断规则在美国的出现29-34
  • 一、 商业判断规则在美国出现的理由和背景29-31
  • 二、商业判断规则在案例中的运用31-33
  • 三、案例的意义33-34
  • 第二节 美国对商业判断规则与勤勉义务二者关系之认识34-35
  • 第三节 美国商业判断规则的构成要素35-42
  • 一、 美国律师协会(ABA)的《示范公司法》的规定35-36
  • 二、美国法学会(ALI)的《通则》的规定36
  • 三、《示范公司法》与《通则》关于商业判断规则规定的区别36-37
  • 四、商业判断规则的构成要素37-40
  • 五、不受商业判断规则保护的情形40-42
  • 第四节 商业判断规则在美国法上的定位42-44
  • 一、 保护董事的安全港(Safe Harbor)42
  • 二、对董事行为适当性的合理假定(Presumption)42-43
  • 三、非成文法化的现实意义43-44
  • 四、保护多重利益44
  • 五、程序法上的抗辩制度44
  • 第五节 美国商业判断规则对我国的启示44-45
  • 一、 为法官判断董事是否履行勤勉义务提供客观标准45
  • 二、指引作用——事前引导董事行为45
  • 三、防止事后判断45
  • 第四章 日本的商业判断规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45-49
  • 第一节 商业判断规则在日本的出现45-46
  • 第二节 商业判断规则在日本的本土化46-48
  • 一、 案例一、——福冈县鱼市场46
  • 二、案例2——野村证券案46-47
  • 三、案例三、CEMED NE案件47-48
  • 四、总结:日本商业判断规则的构成要素48
  • 第三节 日本商业判断规则对我国的启示48-49
  • 第五章 我国引进商业判断规则的建议49-54
  • 第一节 商业判断规则在我国的定位——弥补司法审查标准的缺失49-50
  • 第二节 商业判断规则的模式50-52
  • 第三节 商业判断规则的构成要素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7
  • 后记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威廉姆·T·爱伦;黄婕;许世夺;;公司法和公司治理初论:当代中国公司法中新增勤勉信义义务的前景和问题展望[J];法律适用;2006年03期

2 李燕;;美国公司法上的商业判断规则和董事义务剖析[J];法学;2006年05期

3 顾成竹;;浅析公司董事勤勉义务判断规则及其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19期

4 容缨;刘辉;;商业判断规则之法理基础与源流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黄秋娜;;浅论董事的勤勉义务与责任[J];商场现代化;2007年18期

6 蔡元庆;董事责任的追究和经营判断的原则[J];现代法学;2002年04期

7 蔡元庆;;经营判断原则在日本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法学;2006年03期

8 胡滨,曹顺明;论公司法上的经营判断规则[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丁;商业判断规则研究——兼论完善我国《公司法》中的董事责任体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曹顺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损害赔偿责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竞驰;美国公司法上的商业判断规则[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29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29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a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