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作为文学的法律”视野下的法律文本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2 19:52

  本文关键词:“作为文学的法律”视野下的法律文本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作为文学的法律 法律文本 后现代 分析


【摘要】:本文以“作为文学的法律”视野下的法律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法律文本”在“文学中的法律”与“作为文学的法律”的识别分析中确立了审视法律文本的后现代视角。针对现时法律自洽性不足以及过度“形式理性化”的弊端,把目光集中于法律文本与语言、情感与文化的互动关联上,将起诉书、公诉书、条文解释及执法置于当代的法律社会实践中,,对各种法律文本进行“作为文学的法律”的实证解读与评析;指出法律文本“作为文学的法律”蕴含的文化特质及社会价值;从而揭示法律制度的实质是理性与感性的综合体,法社会实践需要体现法蕴含的文化价值及兼顾良好的社会效果。
【关键词】:作为文学的法律 法律文本 后现代 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0-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0
  • 第一章 法律与文学中的法律文本之法理定性10-17
  • 第一节 法律与文学运动模式的归属定性10-13
  • 一、 后现代主义上的激辩10-12
  • 二、 文本理论意义上的解说12-13
  • 第二节 法律文本在法律与文学中的属性界定13-17
  • 一、 “文学中的法律”视域下的法律文本13-14
  • 二、 “作为文学的法律”视域中的法律文本14-17
  • 第二章 “作为文学的法律”视野下法律文本之实证分析17-32
  • 第一节 文本一:判决书之“法官后语”17-21
  • 一、 法官后语的属性界定18
  • 二、 法官后语“作为文学的法律”的释理解析18-21
  • 第二节 文本二:公诉书之酌情司法21-24
  • 一、 “周模英案”中公诉词“作为文学的法律”的解析21-23
  • 二、 自由裁量作为司法实践“法律文本”的解读23-24
  • 第三节 文本三:法律条文之情理解释24-28
  • 一、 《<婚姻法>解释三》“作为文学的法律”的解读25-27
  • 二、 新《刑事诉讼法》“作为文学的法律”的评析27-28
  • 第四节 文本四:执法实践之社会实效28-32
  • 一、 “禁放令”作为执法实践“法律文本”的解析29-30
  • 二、 “禁酒令”作为执法实践“法律文本”的解析30-32
  • 第三章 “作为文学的法律”视野下法律文本之反思与意义32-39
  • 第一节 法律文本“作为文学的法律”的特质与反思32-36
  • 一、 法律之文本与语言32-33
  • 二、 法律之理性与情感33-35
  • 三、 法律文本之研究与缺陷35-36
  • 第二节 法律文本“作为文学的法律”的现实意义36-39
  • 一、 对法律认识及执行方式提供新的视角36
  • 二、 为司法裁判文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36-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星显;基于关系视角的法律与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39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39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4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