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孤儿药法案》的变迁及启示——基于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美国《孤儿药法案》的变迁及启示——基于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 孤儿药法案 制度理论 现象分析法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
【摘要】:运用制度理论和现象分析法,探讨了美国《孤儿药法案》形成以及颁布30余年的变迁,重点分析了其立法调整过程以及制度环境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认为其形成和变迁是一个三阶段的社会化过程,与产业组织结构相适应的制度环境能够有效促进产业发展;患者群体、联邦政府和制药企业分别在三个阶段中扮演主导角色,文化-认知性要素、规制性要素和规范性要素分别在三个阶段的变迁中起到推动作用;在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有效促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既要紧抓制度环境建设,完善规制性要素,发挥其对产业发展的法律支柱作用,还要强化文化-认知性要素,夯实其积累基础并提前防范,关注规范性要素,以调控产业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美国 孤儿药法案 制度理论 现象分析法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7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
【分类号】:D971.2;DD912.1
【正文快照】: 近年来,我国罕见病患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制度理论概述(如2014年流行的“冰桶挑战赛”对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1患者的关注)。2013年,美国《孤儿药法案》制度理论强调制度对于组织决策和组织行为的影响。斯科特将制度定义为:为社会生活提供稳定性和(Orphan Drug Act,以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祥勇;;为了生物医药工业的腾飞[J];人民政坛;2008年03期
2 张建国;;关于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的调查与思考[J];领导之友;2010年06期
3 林秀俊;;加快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4 施庚宏;;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相关问题研究[J];思想战线;2010年S2期
5 ;“海外高层次生物医药人才江苏行”活动成果显著[J];华人时刊;2009年08期
6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意见的通知[J];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2年08期
7 ;生物医药:“第四产业”先锋[J];法人杂志;2006年01期
8 ;天地月报[J];政协天地;2007年05期
9 戴立忠;;借鉴国际先进模式,打造长沙创新型生物医药示范基地[J];湖湘论坛;2010年03期
10 ;湖南生物医药产业转型之路任重道远[J];新湘评论;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丹;余华;;对加快绵阳高新区生物医药孵化器发展的思考[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饶子和;;科技创新引领的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报告集[C];2010年
3 张建国;;合力推助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黄菊芳;罗英姿;陈主初;;生物医药高技术领域内的风险投资探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倪芝青;;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述评[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生物医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祖东;刘沐荣;;浅谈生物医药项目管理[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生物医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顾方舟;;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化2005年论坛上致辞[A];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化2005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孙隆椿;;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化2005论坛上讲话[A];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化2005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于在林;;生物医药产业研究进展[A];创新生物经济环境,,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2010海峡两岸重大生物技术产业化论坛会刊[C];2010年
10 李卫东;;安徽省生物医药的发展与展望[A];“安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首届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加坡加大生物医药资助力度[N];国际商报;2005年
2 张梁;天津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产生“磁吸效应”[N];经济日报;2002年
3 温宇;新加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飞速[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特约记者 汪志;兰州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N];中国化工报;2007年
5 记者 张磊邋实习生 许军;“国际生物医药高峰论坛”在汉举行[N];湖北日报;2008年
6 记者 徐飞鹏 王皓;把生物医药发展成首都具有战略意义的支柱产业[N];北京日报;2009年
7 潘珏 王艺;助推生物医药成果转化[N];常州日报;2009年
8 海沧记者站 阮美玲 记者 杨继祥;海沧正规划生物医药产业园[N];厦门日报;2009年
9 ;南京浦口打造生物医药园[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10 曹朝霞;生物医药产业走进“融合时代”[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勇;重庆生物医药产业技术预见及其对策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2 王飞;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健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律与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曙霞;提升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技术预见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5 马彦;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立东;中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行业问题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2 汪世碧;基于生物医药孵化器竞争力的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张玲玉;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李祖福;我国生物医药上市企业盈利能力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杨宏叶;高新区生物医药孵化器安全监管对策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6 高海霞;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7 陈冲;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贺蕾;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浏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9 郭朗;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10 王志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98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98047.html